Linux文件系统层次结构
文件系统层次结构
Linux系统中所有文件存储在文件系统中,文件被组织到一棵目录树中,树根在该层次结构的顶部,树根的下方衍生出子目录分支,称为文件系统层次结构
“/目录”是根目录,位于文件系统层次结构的顶部,/字符还用作文件名中目录分隔符。例如,如果etc是/目录的子目录,就把它称为/etc目录
/的子目录用于标准化的用途,以便根据文件和用途组织文件,可以方便查找文件,子目录/boot用于存储启动系统所需的文件
在描述文件系统目录内容时,会遇到下列术语:
- 静态,保持不变的内容,除非以显示方式编辑或重新配置
- 动态或可变,通常由活动进程修改或附加的内容
- 永久,在重启后任然保留的内容,尤其是配置设置
- 运行时,重启期间清除的进程或系统特定内容或属性
Linux系统中一些最重要的目录:
位置 | 术语 |
/usr |
安装的软件、共享的库,包含文件和静态只读程序。重要的子目录有: -/usr/bin:用户命令 -/usr/sbin:系统管理命令 -/usr/local:本地自定义软件 |
/etc | 特定于此系统的配置文件 |
/var | 特定于此系统的可变数据,在系统启动之间保持永久性。动态变化的文件(如数据库、缓存目录、日志文件、打印机后台处理文件和网站内容)可以在/var下找到 |
/run | 自上一次系统启动以来,启动进程的运行数据,包括进程ID文件和锁定文件。此目录中的内容在重启时重新创建 |
/home | 普通用户存储其个人数据和配置文件的主目录 |
/root | 管理超级用户root的主目录 |
/tmp | 供临时文件使用的全局可写空间。10天内未访问、未更改的文件将自动从该目录中删除。还有一个临时目录/var/tmp,该目录中的文件如果在30天内未访问、更改,将被自动删除 |
/boot | 开始启动过程所需文件 |
/dev | 包含特殊的设备文件,用于访问硬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