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X项目解读

摘要

针对隐私分布式计算+数据市场场景(区块链+大数据解决方案),TEE技术及二层网络的架构方案。

TEEX项目解读

TEEX这个项目听的比较多了,大概研究下这个项目白皮书,小作总结。

目前智能合约存在的问题是:

  • 冗余计算和全局共识机制,吞吐量低
  • 公链数据公开,无隐私性
  • 存储技术性能低、网络封闭,不适宜大规模计算

而TEEX解决方案,提出一种解决区块链相关遗留问题的方案。采用layer2的方式,TEEX作为第二层网络,针对隐私分布式计算+数据市场场景。

执行过程与验证过程解耦,执行过程在链下的TEE中,验证过程在链上,公链上创建一个智能合约,负责处理服务相关的公开数据注册及验证结算工作。

TEEX网络中,计算工人必须拥有配备TEE的设备才能加入网络(TEE之间会建立安全信道,相互验证身份及运行代码的有效性)。敏感数据只会在可信执行环境中被解密,秘钥会存在TEE分布式存储服务(TEE-DS)中以保证隐私性。利用秘密分享技术保存数据,尤其是私钥,即便单个TEE被攻破也无法获取到有用信息。

这是整个项目的架构图,每个方块代表一个角色(包括服务提供者、用户、数据提供者、计算工人、任务分发者、服务管理者),蓝色方块代表角色需要拥有配备TEE的设备。layer1是区块链(公链),layer2是TEEX二层网络,整个网络形成一个“数据市场”。

TEEX项目解读

参照上图大概梳理下流程:

  • 数据提供者向服务管理者(负责管理服务镜像以及服务的秘钥)提交服务镜像,并将如服务ID、描述、价格及支付酬金等信息写入公链合约上,这些服务信息会公开在公链上,用户可以浏览查看。
  • 某个用户在公链上看到适合自己的服务信息,向公链上传服务使用请求,同时支付费用。
  • 此时,计算工人开始从服务管理者那里拉取服务镜像,并将其部署在自己的TEE环境中。一旦他们从任务分发者那里接受了任务,就会自动创建一个执行器运行指定服务,并和用户建立起可信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 数据提供者掌握原始数据,其相要使用手中数据获取一定利益,但有不想数据泄露,因为一旦泄漏,数据的价值就不会再归自己所有。(但是数据提供者如何具体参与网络,似乎没有说明?)
  • 用户在链下和计算工人通信,完成数据传递和结果返回。
  • 公链上记录执行任务、验证执行结果、酬金结算以及其他必要公开数据的记录,完成本次交易。

感觉该项目在隐私计算方面确实有很大亮点,学术性也比较强,但是TEE的认知对很多人来说是有门槛的,再加上二层网络。。

详细介绍可见白皮书,确实有些晦涩,理论偏多,附上地址:https://docsend.com/view/ppa63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