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白的前端实践感悟
哎,练习了一天的前端布局,加上上一周周末练的,总共有两个前端实战的练习了。
志不在前端工程师,只是为了弥补平时做项目时前端的空缺,方便自己做一个不是那么丑的页面。 更深层次的是希望能找到一个框架适合自己的,以后好用。 不过很可惜,练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埋头苦干去了,也就没想。
跟着练习速度自然是很快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但是越是这样,越显得知识来的过快,怕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哈哈哈。
因此,对于这些实践来一个简单的反思总结是十分有必要的。
先上两个图,方便自己以后回忆。
图一是今天练习的,图二是上周练习的,我想以后应该不会怎么练习前端了。 因为他毕竟是一个针对性很强的职业,我的精力也有限,何况还有一大串的后端基础等着我去专研,哎 真是要累死。
图一针对的是 h5响应式开发。 其实说白了就是反复使用 position的 relative 和 absolute属性。 怪自己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现在都还是晕乎晕乎的。
图一是那种比较花哨的,页面主要由图片构成,主要为背景图,几乎没有用img标签的,因为据说那样好控制。 因此,页面中散落的那些文本控件就很考技术了,基本都是通过定位,通过布局计算而达到想要的效果。
从中了解到了 BEM设计模式,一种针对css和html的命名方法,对于比较花哨的页面,可以考虑采用css的定位方法,设计时,采用从大到小自顶向下的思想。
对于图二,感悟也差不多,还有就是常见的调整布局的方法,页脚的设计原来是采用嵌套的无序列表做的。
总体而言,现在对文档流还是比较蒙。 只能停留在这了,如果以后有幸从事了前端工程师的工作再了解吧。
行级元素 和 块级元素 也是比较神奇的一点。 举个例子, div盒子是一个块级元素,它默认占一行,但是如果不设置高度的话,它就随内容撑开,而且它的宽也是随内容撑开。 背景图片不算作元素内的内容。
总之吧,坚持一个原则,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应付一般的页面应该也是没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