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
1.人机交互技术
目前的人机交互主要依赖于人机交互图形界面和语音交互等。
※ 人机交互存在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1)人机交互存在的不足
- 应用范围有限
- 单调的信息输入方式
- 信息识别困难
(2)人机交互未来发展趋势
- 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
- 全方位感知的人机交互
- 实现万物互联的多技术融合
2.RFID技术
(1)应答器
- 是集成电路芯片形式,而集成芯片又根据它的封装不同表现的形式也不太一样。
- 主要存放识别信息
- 可以分为只读应答器、读/写应答器和具有识别功能的应答器。
- 应答器天线部分主要用于数据通信和获取射频能量,给应答器的其他电路提供合格的直流电源。
- 控制器是应答器系统的核心部分
- 应答器能源不同可以分为:
① 无源(被动式)应答器;
② 半无源(半被动式)应答器;
③ 有源(主动式)应答器:工作所需的能量完全来自于自身的电源模块,它会主动地与阅读器信息传输。 - RFID的应答器的存储容量一般在几字节到几千字节之间,存储器存储的数据量一般为产品的***,如EPC编码。
(2)阅读器 - 用于产生射频载波完成与应答器之间的信息交互的功能。
(3)高层功能 ——信息的管理和决策系统。
从应答器传送信息到阅读器,状态数据在CPU的控制下,从存储器中取出经过编码器和负载调制单元发送到阅读器。
RFID的优点:
- 非接触操作,长距离自动识别;
- 无机械磨损,寿命长;
- 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
- 读写器具有不直接对最终用户开发的物理接口,保障其自身的安全性;
- 数据安全除电子标签的密码包户外,数据部分可用一些算法实现安全管理;
- 读写器与标签之间存在相互认证的过程,实现安全通信和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