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SE园区-IRF
PS:本篇仅挑选作者认为重要的模块,并不全面仅供复习参考,具体请自行查阅相关书籍。设有H3CNE-H3CTE学习博客专栏,敬请关注
IRF(华三私有的堆叠技术,只能用在华三设备上):智能弹性架构,是创新性建设网络核心的新技术。它将帮助用户设计和实施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的千兆以太网核心和汇聚主干。
盒式设备成本低廉,缺乏不中断的业务保护,无法应用于重要的场合。
框式分布式设备具有高可用性、高性能、高端口密度的优点,经常被应用于一些重要场合。
IRF将多台设备通过堆叠口连接起来,形成一台虚拟的逻辑设备。其优点包括:
1.简化管理
2.提高性能
3.弹性扩展
4.高可靠性
1.IRF堆叠中的成员设备分为Master设备和Slave设备。
2.成员设备上用于堆叠连接的物理端口称为物理堆叠口。
3.物理堆叠口需要和逻辑堆叠口绑定,逻辑堆叠口简称为堆叠口。(irf-port)
4.由多个物理堆叠口聚合的堆叠口称为聚合堆叠口。
如果将多个物理堆叠口(N年前,设备要使用专用的物理堆叠口 去连接专用的物理堆叠线,一般几米长) 绑入一个 逻辑堆叠口,该逻辑堆叠口 也叫 聚合堆叠口。
IRF堆叠物理拓扑有两种——链形拓扑和环形拓扑。
环形拓扑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1.做堆叠的设备建议型号相同,操作系统版本要一致。
2.不同型号可堆叠的设备数量上限不同。
默认的成员编号都是1,要手动更改,更改后需要重启交换机,交换机的端口编号也会改变
成员设备之间的irp 逻辑堆叠口的编号也不能相同
配置实例:
不同型号的设备IRF配置命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