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15丨细菌&真菌基因组测序原理
分类:
文章
•
2025-02-16 12:26:46
- 细菌基因组测序原理
- 细菌定义:
- 属于原核生物,无核膜、DNA裸露,分真细菌和古细菌两大类的微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 细菌基因组特点:
- 基因组:一般在0.16- 13Mb,大部分在5M左右;
- 编码序列:占总长度的90%,基因平均大小为 1kb;
- 细菌基因组产品类型、
- 产品列表
- ONT测序平台通量高,成本低(混样建库加Barcode:一个Cell混12---24个样儿)
- 细菌泛基因组:
- 细菌泛基因组:同种细菌不同菌株所有遗传信息的集合,包括核心基因和附属基因
- 核心基因:细菌内大多数菌株都存在的共有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所有个体的基本功能
- 附属基因:细菌群体中,某些菌株特有的基因,决定了这些菌株特有的表型及功能
- 研究流程
- 研究思路
- 同属不同种:
- 遗传多样性高,不同菌种间形状或者功能差异较大,同一菌种不同株系多样性同样较高,寻找物种特有的功能基因。
- 同菌种不同亚种:
- 基因组变异快,同一菌种不同株系间基因序列或基因差异较大,如有毒株和无毒株,揭示毒性差异的原因。
- 细菌基因组完成图产品思路(2+3)
- 材料选择
- 单菌落、无污染
- 送样要求
- v 菌体送样:
- ① 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生长状态,收集对数期的细菌。OD值=0.5~0.6
- ② 将适量(5ml)体积的菌液转移至2mL旋盖尖底离心管中,于室温下14000xg离心1min。
- ③ 弃尽培养基,将细菌沉淀迅速置于液氮中冷冻1h,转移至-80℃或液氮中长期保存。
- v 细菌泛基因组/细菌框架图(浓度:≥50ng/uL,总量≥2ug)
- v 细菌完成图Pacbio:(浓度:≥20ng/uL,总量≥15ug)
- v 细菌完成图ONT:(浓度:≥60ng/uL,总量:1-2ug)
- OD260/280=1.8~2.0,OD260/230=2.0~2.2,无单链DNA、RNA、蛋白等杂质污染
- 数据分析
- 技术路线图
- 功能基因注释
- 通用数据库:GO, KEGG, COG, Swiss-prot, Nr, pfam
- 专有数据库:CAZyme,ARDB,PHI,VFDB
- 比较基因组:
- 基因家族分类;特有和共有基因检测;快速进化基因检测;物种间进化关系分析;共线性分析
- 真菌基因组测序原理
- 真菌基因组
- 真菌基因组主要指各种真菌,包括各种酵母(约18M),霉菌,食用真菌等。一般在10M-150M,大部分是50M左右。复杂真菌有多核,杂合等现象
- 真菌基因组产品类型
- 产品类型图

目前微生物事业部完成的Hi-C项目:白灵菇、木霉菌、酸腐菌、酵母、炭疽菌
- 真菌基因组调研图
- 基因组调研图信息分析流程
- Kmer分布图
- 真菌基因组精细图分析流程
- 技术流程图
- ONT真菌精细图承诺contig N50≥2M,实测数据contig N50>9M
- 真菌基因组送样要求
- v菌体送样
- ①大型真菌:从菌体上取生长旺盛的组织,无菌水冲洗干净,75%乙醇冲洗,吸水纸吸干样品表面;若组织体积大,应剪切成小块儿,保存于无菌2mL离心管中液氮冻存1h,-80℃保存,干冰运输。组织样品要求:>10g
- ②微型真菌或酵母菌:显微镜下观察真菌生长状态,收集对数期的真菌。OD值=0.5~0.6,将适量(10--20ml)体积的菌液转移至2mL旋盖尖底离心管中,于室温下14000 g离心 1 min;弃尽培养基,将真菌沉淀迅速置于液氮中冷冻1h,转移至-80℃或液氮中国长期保存;干冰运输
- v真菌HIC送样要求
- 2、活体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根据菌体的生长习性和运输距离,结合老师的经验选择冰袋或者常温运送,保证菌体存活
- 3、冻存菌体为液氮速冻(将菌体转移至离心管中,然后将离心管放置于液氮中完成速冻),干冰运输
- 4、大约0.5g菌体/1个文库,最好提供1g以上的菌体
- 5、不需要老师提供培养基配方,不提供接种、转板等服务
- 6、样品到后,如果没有及时下实验任务单,实验室对于冻存样本提供-80℃保存,对于活体样品提供4℃或常温保存。
- DNA样品:(Qubit)
- 真菌调研图:(浓度:≥30ng/uL,总量≥2ug)
- 真菌精细图Pacbio:(浓度:≥20ng/uL,总量≥15ug)
- 真菌精细图ONT:(浓度:≥60ng/uL,总量:1-2ug)
- 微生物基因组应用
- 耐药性研究
- ARDB、CARD等抗生素抗性基因注释、分泌蛋白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