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生涯的开始
还没太做好准备就意外开始了写博客,可能是个生疏的开始,但是会更加努力的。
今天我们就开始HTML+CSS的学习吧。
1.浏览器页面的结构:元素=开始标记+内容+结束标记
2.属性:可以指定一个元素的附加信息(引用格式是固定的)。
例:type属性指定我们使用哪一种样式语言---<style type="text/css">
href属性告诉我们一个超链接目标文件---<a href="绝对地址/相对地址">
src属性指定一个img标记显示的图像的文件名---<img src="图像地址">
title属性、alt属性......
3.元素:由三部分组成,开始标记、内容和结束标记。
块元素:特立独行,通常用作Web页面中的主要构建模板,带有重新开辟一行的功能。
例:<h1>、<h2>、<h3>、<h4>、<h5>、<h6> 代表不同级别的标题
<li>用来标记每个列表项
<ul>代表建立无序标题 <ol>代表建立有序标题
<blockquote>创建了单独的一个文本块(和<q>类似),另外还把文字悄悄缩进,更像一个引用。用作较长的引用,需要单独显示。
内敛元素:随波逐流,往往用来标记小段落,可以用在文本中,不能换行。
<em><strong>都用于强调,<em>用于让文本字体倾斜<strong>用于让文本字体加粗。
<q>用于短引用,作为现有段落的一部分,部分浏览器会为<p>内容增加双引号。
不确定元素:<a>:看起来像是内敛函数,但是<a>还可以包围块元素,而不只是文本,所以根据上下文,<a>可以是内敛元素,也可以是块元素。
<br>:快元素和内敛元素之间的模糊地段,确实会创建一个换行,但不会像有两个<p>元素那样把文本分成单独的两块。
4.绝对地址(URL):告诉服务器如何从你的根文件夹(根用“/”表示)到达某个特定的页面或文件,可以访问其他网站。
相对路径:用来连接同一网站内的页面。
附带我的第一个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