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经验,养成早起习惯的3个有效办法
文 / 王不留(微信公众号:程序员生存指南)
《凌晨4点起床是一种什么体验?》说了凌晨四点起床的好处。
《凌晨4点早起?比早起更重要的是晨间计划!》讲了早起不浪费时光的方法。
相信不同的人会需要不同的早起方法,我就以自己为出发点,"反思一下"自己是如何养成早起习惯的。可以做为大家训练自己早起的参考。
1. 控制起床时间
我在2015年下半年备考MBA时,正是公司项目实施的高峰期,每天非常忙碌,很难在工作期间能够摸鱼做题。
晚上回家又极为疲惫,还要抽出时间陪伴家人。另外,爱人睡觉浅,有些响动就睡不着。孩子看大人不睡,他也不睡觉。
另外,即使学习到凌晨1-2点才睡,早晨7-8点钟起床。实际效果也并不好。晚上12点左右,已极为困倦,虽然强忍着阵阵袭来的倦意,但做题对试卷时,整个状态还是晕晕糊糊的。
其实这种做法只是给自己一个虚假的暗示:我已经做了努力。实际并没有记住什么,或者理解什么。
那段时间很烦躁,但事情总要解决,所以我决定利用早晨的时间看书学习。
考试的压力,反而成了动力。
那段时间,强迫自己每天按时起床,只想着充分利用早晨宝贵时间完成巩固数学、英语、逻辑的知识点。
备考的几个月,这个习惯也就养成了。那么继续早起又做什么呢?
搞工作的事情。清晨能够抛去繁杂的事务,集中精力思考难点问题。
考完试后,我全心投入工作,思考了很多工作上的问题,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以及个人见解。
另外,我经常凌晨4-5点钟回复邮件。这个习惯也慢慢让同事和领导所知。
他们认为我是一个有上进心并且自律的人,自然会高看一眼。为什么?因为能坚持下来的人,自然就是强人。
紧接着被公司认可和重用,调回总部负责项目管理部,而后主持项目管理卓越中心的工作。
2、保证充足睡眠
老实说,我虽然大多时候都可以顺利早起,但也难免偶尔想要赖床。
为什么有时候我可以早起?有时候却想要拖延呢?
我想赖床通常有两个原因。
第一,身体真的需要休息,例如出差外地,坐飞机、高铁,总是感觉劳累奔波,如果不能好好睡个觉,会一直觉得白天没精神。
这时候其实就是身体告诉自己需要补充睡眠。
第二,没有目标的时候,比如工作完成了,前期自己设定的计划完成了。就容易松懈下来,想着放松自己。
从我自己“不能早起”的例子里,我归纳出两个对早起有帮助的方法:
* 充足睡眠
睡眠是脑力与精力的补充,是身体的平衡调节机制,所以一定要有充足睡眠才能保持一天的活力。
不能认为睡觉浪费时间,而牺牲睡眠时间处理其它事情。我们应该把睡眠当作一天中最重要的计划好好控制。
* 设定目标
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有了计划,就有了动力完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另外,也可以安排一件好玩的事情,或者可以立即获得成就感的事情。
让自己早起没有压力,白天时间属于公司,晚上属于家人,清晨的几个小时就可以属于自己。
3、微调睡眠时间
一个人正常要休息6-8小时。我通常22:30-4:00休息,大约睡觉5个半小时,这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我会午休半小时,通勤途中再休息半小时,这样一天可以有6.5小时。基本可以保证充足睡眠。
以上,就是我一直以来养成早起习惯使用的方法。
这些方法或许不一定看起来很厉害,但是确实有效。这些方法也不是什么标准原则,而是一种不断实验与尝试的心得。
这是我真实的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你如何养成早起习惯的经验。
* 作者简介:王不留(微信: wbliu85),早晨四点开启奔跑人生的一枚非典型程序员。
关注微信公众号「程序员生存指南」,收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