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马化腾都不行,今天谁也不能阻止我吹一波马斯克!
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2月6日,这一天是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一天。
万众期待下,两度推迟之后,世界最强大的重型火箭猎鹰(Falcon Heavy)终于成功发射,完成一级火箭回收!同时,它也将马斯克心爱的红色特斯拉Roadster跑车带入太空。此时此刻,人类离移民火星又近了一步!
这是自美国和苏联开始太空竞赛以来,全球最强大的运载火箭首次由一家民营公司设计和制造,这是人类太空活动的巨大转变。当然,这也是马斯克为了对抗超级人工智能、移民星际的又一次努力。
让想象力成为现实的伊隆·马斯克
被奉为“钢铁侠”的埃隆·马斯克1971年出生于南非。这是一个进步主义的时代。他出生的这一年,在欧洲漫游的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醉意朦胧中仰望星空,突然萌生了要漫游银河系的主意。
这成了后来的经典科幻作品《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开端。在这本书里,亚当斯告诫意外成为银河系搭车客的人类说,不要惊慌(Don't Panic)。如今,这句话被马斯克印在了特斯拉跑车的驾驶舱内。
此时此刻,它正奏响着大卫·鲍伊于1969年发行的歌曲《太空怪咖》,载着阿西莫夫的微缩版《基地》三部曲,在太空中绕着地球旋转,再过几个小时,它将踏上征服火星的路程。一旦抵达,“这辆车将会在宇宙中飞行超过10亿年”。
马斯克似乎要以一种方式,唤醒大家对过去那个太空年代的记忆,无论是70年代风格的海报、70年代的歌曲还是本人以70年代的造型和架势接受采访,都透着一股美式英雄主义的风格。
然而,这股美式英雄主义的风格,并没有让马斯克在对待人工智能的发展上继续保持冒险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在AI问题上,他一直是威胁论的领导者。
实际上,早在2014年,马斯克就提出了人工智能威胁论,称AI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生存威胁,并可能因此召唤出“恶魔”。
2016年在世界政府峰会上,马斯克重新表示了他的担忧,“有时科学家们过分沉溺于自己的研究,而完全意识不到所作所为会带来什么后果。”
2017年在“Beneficial AI”会议上,马斯克、霍金等全球2000多人,包括844名AI和机器人领域专家联合签署了“阿西洛马人工智能原则”,向全世界呼吁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严格遵守这23条原则,以保障人类未来的利益和安全。
为了避免AI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伤害,马斯克还联合硅谷大佬投资10亿美元成立了一家非营利组织Open AI,致力于非监督式学习和强化学习的研究,并表示将开源其研究成果分享给研究人工智能的每个人。
OpenAI——防止人工智能灭世的武器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组织汇聚了硅谷最有权势与名望的人,除马斯克以外,它包括了很多熟悉的名字:著名孵化器Y Combinator创始人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以及合伙人Jessica Livingston、前Stripe的CTO格雷格·布劳克曼(Greg Brockman),被称为“硅谷人脉王”的Linkedin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以及Paypal共同创建者及著名投资人Peter Thiel。
那么它究竟是做什么的呢?
通俗来讲,Open AI的终极使命是建立安全的通用机器人。尽管现在亚马逊的仓库、特斯拉的工厂中都用上了机器人,但这些机器人只做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在车间流水线上组装零件。对灵活的任务,机器人做的并不好。马斯克希望能够通过机器人研究,推进家务机器人的前沿研究。
目前,在Open AI的平台上有三个大的开源平台—— Gym、Universe和Robot。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的迁移学习与强化学习(Reinforce Learning)。Gym是指研究在每个细分研究领域建立自己的算法以后,把算法放在不同的环境中测试;Universe目标是让AI智能像人一样使用计算机,目前已有1000种训练环境;而Robot则是训练机器人。
不过,自从该组织成立以来,OpenAI和马斯克本人也饱受质疑,这个组织真的是为了更安全的AI吗?还是借此之名笼络人才呢?
其实,在成立Open AI时马斯克就宣称要对抗Facebook、谷歌等巨头垄断,以开源的方式来驱动研究。
Open AI宣布成立的一个月以前,互联网巨头把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向高潮。当时,谷歌宣布将部分开源人工智能引擎,Facebook也在不久后宣布开源深度学习计算机服务器设计。Open AI自成立就开始宣布自己要开放它所有的研究成果。
众所周知,在AI领域,得人才者得人工智能。在硅谷,做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博士生,已经成为几大互联网巨头疯抢的对象。各大机构竞相追逐学术研究者并开出高价,这在历史上从没有发生过。一位研究者称:“在Open AI成立之后,谷歌与Facebook给顶级研究人员的Offer高了两倍。”
不管马斯克成立OpenAI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AI人才的抢夺是真。
不过,取得了不少成就的马斯克并未就此停住自己的脚步,他仍然在一步步前行。
人脑连接计算机,让人类跟上AI的步伐
2017年3月,马斯克首次谈到了自己创建的Neuralink。当时他讨论了脑机接口的必要性,因为它可以帮助人类跟上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的步伐,如果人类只能使用屏幕和鼠标键盘这样的设备的话,无法用上不断增长的计算力。
据了解,Neuralink最开始的用途很可能是服务癫痫症等患者。它也可能发展到让人类不再使用文字、语言来交流,而是直接让大脑相互之间交流信息,就像现在的下载一样。在最开始,这类脑机接口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植入连接设备,除非我们能发明一种非侵入性的连接方式。
不过,Neuralink不是唯一开发脑机接口的公司,FacebooK也曾公布过类似的构想,不过它的目标是社交,希望让用户不再借助外部输入设备进行交流。
一次又一次,马斯克在不断挑战自己,完成梦想。在小智君看来,马斯克的成功,证明了企业家以市场手段和冒险精神,能够在任何领域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有更远大抱负的冒险者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