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第六章
A、知识点总计
一、属性文法
1.属性文法
是在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基础上为每个文法符号(终结符或非终结符)配备若干个相关的“值”(称为属性)。
属性:代表与文法符号相关的信息,和变量一样,可以进行计算和传递。
例:类型、值、代码序列、符号表内容等
2.属性的分类
综合属性
继承属性
(2)继承属性
用于“自上而下”传递信息。
在语法树中,一个结点的继承属性由此结点的父结点和/或兄弟结点的某些属性确定
3.语义规则
属性计算的过程即是语义处理的过程
对于文法的每一个产生式配备一组属性的计算规则,则称为语义规则。
. 在一个属性文法中,对应于每个产生式A都有一套与之相关联的语义规则,每条语义规则的形式为:
b:=f(c1,c2,…,ck)
4.语义规则所描述的工作
属性计算
静态语义检查
符号表操作
代码生成
二、基于属性文法的处理过程
输入串->语法树依赖图->语义规则计算次序->计算结果
这种由源程序的语法结构所驱动的处理办法就是语法制导翻译法。
语义规则的计算可能产生代码、在符号表中存放信息、给出错误信息或执行任何其它动作。对输入串的翻译也就是根据语义规则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三、树遍历的属性计算方法
假设语法树已经建立起了,并且树中已带有开始符号的继承属性和终结符的综合属性。然后以某种次序遍历语法树,直至计算出所有的属性。
最常用的遍历方法是深度优先,从左到右的遍历方法
如果需要,可使用多次遍历
四、一遍扫描的处理方法
与树遍历的属性计算方法不同,一遍扫描的处理方法是在语法分析的同时计算属性值,而不是语法分析构造语法树之后进行属性的计算,而且无需构造实际的语法树。
因为一遍扫描的处理方法与语法分析器的相互作用,它与下面两个因素密切相关:
所采用的语法分析方法
属性的计算次序
五、抽象语法树
从语法树中去掉对翻译不必要的信息,而获得更有效的源程序中间表示。
这种经变换后的语法树称之为抽象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
在抽象语法树中,操作符和关键字都不作为叶结点出现,而是把它们作为内部结点,即这些叶结点的父结点。
B,、课后习题
C,心得体会:学完这一章有很多不明的的地方,比如表达式建立语法树的翻译模式,但也了解到了很多知识,比如树遍历的属性计算方法 和 一遍扫描的处理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