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知识——进程管理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功能
- 处理机管理
对处理机执行"时间"进行管理。包括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 程通信和进程调度
- 文件管理
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存取控制
- 存储管理
对主存储器空间进行管理。包括存储分配和回收、存储保护、地址映射和主存扩充
- 设备管理
对输入输出设备的分配、启动、完成和回收
- 作业管理
包括人物、人机交互和用户界面管理
操作系统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
分时系统
实时系统:快速的响应时间,有限的交互能力
网络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微机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处理机管理(进程管理)
进程是资源分配和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
进程的组成
进程控制块(PCB)
程序
数据
进程状态切换
1、三态模型
运行
就绪:一个进程获得了除处理机外的一切所需资源,一旦得到处理机即可运行。
阻塞
2、五态模型
新建态对应进程刚刚被创建时没有被提交的状态,并等待系统完成创建进程的所有必要信息。有了新建态操作系统,往往可以根据系统的性能和贮存容量的限制推迟新建态的提交。
进程的控制
进程控制是由操作系统内核中的原语实现的。内核是基于计算机硬件的第一层软件扩充。
原语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的,用于完成特定功能的程序段。原语具有原子性。
内核中的原语主要有:进程控制原语、进程通信原语、资源管理原语以及其他方面的原语。
进程控制原语主要有:进程创建原语、进程撤销原语、进程挂起原语、进程**原语、进程阻塞原语、进程唤醒原语。
进程间通信
进程通信是指各个进程交换信息的过程。
同步与互斥
信号量机制
P操作表示申请一个资源, V操作表示释放一个资源
P操作定义:S=S-1,若S>=0,则执行P操作的进程继续执行;若S<0,则让该进程为阻塞状态(因为无可用资源),并将其插入阻塞队列。
V操作定义:S=S+1,若S>0,则执行P操作的进程继续执行;若S<=0,则从阻塞队列中唤醒一个进程,将其插入就绪队列。高级通信原语
1) 共享存储模式
2) 消息传递模式
3) 管道通信管程
采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将系统中的资源用某种数据结构抽象地表示出来。
组成:共享数据、在共享数据上的操作的集合、初始代码以及存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