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TCP是可靠的
为什么TCP是可靠的
保证TCP可靠的方式主要有:
- 校验和
- ***
- 确认应答
- 超时重传
- 连接管理
- 流量控制
- 拥塞控制
一、校验和
计算方式: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将发送的数据段都当做一个16位的整数。将这些整数加起来。并且前面的进位不能丢弃,补在后面,最后取反,得到校验和。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之前计算检验和,并进行校验和的填充。
接收方:收到数据后,对数据以同样的方式进行计算,求出校验和,与发送方的进行比对。
注意:如果接收方比对校验和与发送方不一致,那么数据一定传输有误。但是如果接收方比对校验和与发送方一致,数据不一定传输成功。
二、确认应答与***
***:TCP传输时将每个字节的数据都进行了编号,这就是***。
确认应答:TCP传输的过程中,每次接收方收到数据后,都会对传输方进行确认应答。也就是发送ACK报文。这个ACK报文当中带有对应的确认***,告诉发送方,接收到了哪些数据,下一次的数据从哪里发。
***的作用不仅仅是应答的作用,有了***能够将接收到的数据根据***排序,并且去掉重复***的数据。这也是TCP传输可靠性的保证之一。
三、 超时重传
在进行TCP传输时,由于确认应答与***机制
,也就是说发送方发送一部分数据后,都会等待接收方发送的ACK报文,并解析ACK报文,判断数据是否传输成功。如果发送方发送完数据后,迟迟没有等到接收方的ACK报文,这该怎么办呢?而没有收到ACK报文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
首先,发送方没有接收到响应的ACK报文原因可能有两点:
-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由于网络原因等直接全体丢包,接收方根本没有接收到。
- 接收方接收到了响应的数据,但是发送的ACK报文响应却由于网络原因丢包了。
TCP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引入了一个新的机制,叫做超时重传机制。简单理解就是发送方在发送完数据后等待一个时间,时间到达没有接收到ACK报文,那么对刚才发送的数据进行重新发送。
-
如果是刚才第一个原因,接收方收到二次重发的数据后,便进行ACK应答。
-
如果是第二个原因,接收方发现接收的数据已存在(判断存在的根据就是***,所以上面说***还有去除重复数据的作用),那么直接丢弃,仍旧发送ACK应答。
那么发送方发送完毕后等待的时间是多少呢?如果这个等待的时间过长,那么会影响TCP传输的整体效率,如果等待时间过短,又会导致频繁的发送重复的包。如何权衡?
由于TCP传输时保证能够在任何环境下都有一个高性能的通信,因此这个最大超时时间(也就是等待的时间)是动态计算的。
四、连接管理
连接管理就是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的过程 。
五、流量控制
TCP连接的每一方都有固定大小的缓冲空间,TCP的接收端只允许发送端发送接收端缓冲区能接纳的数据。当接收方来不及处理发送方的数据,能提示发送方降低发送的速率,防止包丢失。TCP使用的流量控制协议是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接收方有即时窗口(滑动窗口),随ACK报文发送
六、拥塞控制
TCP传输的过程中,发送端开始发送数据的时候,如果刚开始就发送大量的数据,那么就可能造成一些问题。网络可能在开始的时候就很拥堵,如果给网络中在扔出大量数据,那么这个拥堵就会加剧。拥堵的加剧就会产生大量的丢包,就对大量的超时重传,严重影响传输。
所以TCP引入了慢启动的机制,在开始发送数据时,先发送少量的数据探路。探清当前的网络状态如何,再决定多大的速度进行传输。这时候就引入一个叫做拥塞窗口的概念。发送刚开始定义拥塞窗口为 1,每次收到ACK应答,拥塞窗口加 1。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将拥塞窗口与接收端反馈的窗口大小比对,取较小的值作为实际发送的窗口。
拥塞窗口的增长是指数级别的。慢启动的机制只是说明在开始的时候发送的少,发送的慢,但是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为了控制拥塞窗口的增长,不能使拥塞窗口单纯的加倍,设置一个拥塞窗口的阈值,当拥塞窗口大小超过阈值时,不能再按照指数来增长,而是线性的增长。在慢启动开始的时候,慢启动的阈值等于窗口的最大值,一旦造成网络拥塞,发生超时重传时,慢启动的阈值会为原来的一半(这里的原来指的是发生网络拥塞时拥塞窗口的大小),同时拥塞窗口重置为 1。
拥塞控制总结:
拥塞控制是TCP在传输时尽可能快的将数据传输,并且避免拥塞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是可靠性的保证,同时也是维护了传输的高效性。
当网络拥塞时,减少数据的发送。
发送方有拥塞窗口,发送数据前比对接收方发过来的即使窗口,取小
慢启动、拥塞避免、拥塞发送、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