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程序规范,转自同事范文
详细设计及编码原则:
1.合适性 正确性 类定义覆盖所有需求
2.复用性 千分之8的冗余
3.扩展性 添加新功能不修改老功能
4.配置性 配置项定义 让数据或代码可配置
5.解耦 老功能修改对其他功能影响很小或不影响 接口 抽象稳定关系
6.可维护性:无法量化,满足以上5点,那么就是高可维护性
集成架开发过程中 主要问题:
1.动态转型性能消耗 dynamic_cast很大,严禁用作类型判断
2.代码重复率过高,远不及千8。 集中点:属性页,线布置模块
界面或交互代码与逻辑代码分离 逻辑代码复用
3.命名规范 帕斯卡,驼峰 ,命名要确切 站在旁观者角度来看亦可一目了然,*(匈牙利 命名尽量减少在函数中的使用)
4.可读性 要做 最大 优先考量
5.及早进行有效性判断,避免多层判断{ }嵌套
6.标记法编程习惯应该尽最大程度避免=》类间或方法间传参
7.收束成员变量数量,用枚举或数据结构体来表示
8.类\结构体,成员变量创建即初始化习惯。避免release内存分配随机数导致判断依据出错\崩溃。
大多数release会跑出异常或崩溃都是因为此点。无论在何时 创建变量时既初始化是个很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