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微见著,善攻守,知进退
有些公司越办越差,就是因为缺乏创造机会的本领!创造机会需要主动性!在绿之韵看来,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管理者能够带领公司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而一个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的公司管理者,必然会使公司陷入窘境甚至退出市场。绿之韵发现,管理者应该时时都要有创意,充满创新精神。因此,在绿之韵看来,高层应该常常带给大家新观念、新刺激,否则团体难以有进步和发展。绿之韵发现,要是管理者满足于现状,将会使大家变得守成,这样就会退步。当然,创新不是浅薄的随意决定,而是管理者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从深刻的思考、困苦和折磨里得到一些充满创意的想法。事实将证明,创新对一个公司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以进攻性为主的经营战略,可以叫做攻势经营战略。攻势经营战略的特点就在“攻”字上。攻是势的核心,势是攻的基础。有势无攻,势将无从发挥;有攻无势,攻将难达目的。攻势合一,方能大展其威。开展多角度、广范围、全方位的攻势经营,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公司应采取的一种重要经营战略。
因为公司处在商品激烈竞争环境包围之中不进则退,不攻则败,不兴则衰,只有主动进攻,才能取得成功和胜正确运用攻势经营战略,说到底就在于正确处理攻与守的矛盾关系。攻势经营战略的内在矛盾构成因素就是攻与守。
攻势总是与守势相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守势,攻势也就不能存在。因为公司要发展,离不开基础。基础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攻的势头大小、力量强弱,直接决定着攻的胜负结果。而基础的存在离不开“守势”。守不住就攻不成,守不好也会影响攻的胜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守势是攻势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守势也就无所谓攻势。同样,守势也离不开攻势。
守势固然重要,但只守不攻,再坚固的基础也守不住。这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处在日新月异的状态中,今天的名牌,到明天就可能转化为旧牌子;今天的创新,到明天就可能转为守旧。如果公司不采取主动攻势,不断出击,不断创新,就必然要被滚滚翻动的商品大潮所淹没。从这个意义上讲,攻势是绝对的,守势是相对的,攻势是守势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攻势与守势不仅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而且也是相互渗透、互相转化的。在商品经营世界里,攻中有守,守中有攻。公司的“守势”并不是被动的、静止的,而是主动的守势,是渗透着攻势的守势,是守中有攻,守中求攻,守攻相合,守攻同一。
同样,公司的“攻势”也是攻中有守。公司的攻势虽然是绝对的,但是,它的绝对性来自守势的相对性,是与守势相结合而存在的。没有守势的相对性,也就不存在攻势的绝对性,单纯的攻势是没有的,因为公司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求攻必须求守,只有攻中有守,攻中求守,攻守同盟,合二为一,才能真正发挥攻势的巨大威力。公司从创业开始,以攻势为主。
当创业已成,攻势就转化为守势。绿之韵发现,公司的扩大再生产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而要扩大再生产,就必须谋求攻势,谋求出击,这样,守势又转化为攻势。在绿之韵看来,公司的守势与攻势的相互转化、不断更替,推动着公司一步步向前发展。绿之韵发现,创新是针对未来的需要。这种需要可能业已存在,但所采取的解决方法未能令人满意,例如过去的交通运输工具,在速度、舒适及安全等方面,不能适应将来这些方面的需要。另外绿之韵发现,也有许多需要是过去所没有的,例如防治污染、节省能源消耗等等。所以可以说,将来众多组织的存在价值,就在于能对这些未来需要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