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EOS超级对手的ZIL,他凭什么?

今天还是要写公链,毕竟大家都知道,能够引领下一波发展的一定是底层公链,如果区块链行业技术面上想有突破,一定也是在公链上,也即区块链3.0,谁能成为区块链3.0,谁就能引领下一波发展狂潮,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以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公链性能是比较低的,其他公链也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在解决性能方面主要有侧链、分片和DAG三个流派,ZIL就是以分片技术来解决性能问题,比如说AELF是通过侧链、夸克是通过分片、IOTA是通过DAG,EOS同样也有侧链技术,其实还有不少都在做底层公链的事,就不多说了。

ZIL是以高吞吐量为主打特色的,分片技术业内虽说一直在讨论,但真正能使其落地的ZIL应该是第一家,据官方所说分片技术是他们在2015年在一篇论文中首先提出的,以太坊也和ZIL就分片技术进行沟通。

分片分为网络分片、交易分片和计算分片,其中网络分片最为重要,下面说的分片都是网络分片。

分片理解起来其实也很简单,比特币和以太坊等都需要所有节点达成共识,而分片的意思是,1000个节点,可以分成10个分片,每个分片100个节点,这10个分片可以并行处理交易,假如每个分片每秒可以处理7笔交易,则10个分片同时进行处理,每秒可以处理70笔交易,就是这样。其根本还是在并行处理上,理论上节点越多处理能力越强。

但是因为每个分片的节点都不多,所以必须考虑防女巫攻击(可以简单理解成恶意节点攻击),ZIL通过POW来防止女巫攻击,新加入的节点必须先执行POW,POW相当于入场券,POW使真实世界的个体难以控制很多节点。

ZIL通过限制节点最低数量,来减少分片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恶意节点的概率,恶意节点数越少网络越安全,经过计算,ZIL把每个分片节点数定为600。节点分片是使用POW进行随机分配。

分片本身并不能保证高处理能力,还需要有效的达成共识,ZIL使用了更适合分片技术的PBFT(实用拜占庭容错),但经典PBFT只在节点很少的时候才是高效的,所以ZIL使用了一种新的签名技术来代替经典PBFT中的通信认证,来提高PBFT的实用性,且能大大提高共识效率。

基本上逻辑就是这样的,把节点分片、使用更高效的PBFT协议达成共识,大大提高吞吐量,且理论上随着节点的增多吞吐量可以线性增长。

ZIL支持智能合约,当然对于底层链这是必须的,他们还开发了一种语言Scilla,来更好的进行开发。

ZIL有40%的代币是通过挖矿获得的,但这个挖矿与比特币等不同,不是一个节点获得单次所有收益,而是每个参与共识的节点都可以获得收益,且差异不大,根据官方的信息,使用GPU就可以挖矿。


项目进度

其在2017年十月进行了测试,在亚马逊AWS上,用6个分片,3600个节点达到了2488TPS,在很多分析ZIL的文章都会强调这个很不错的成果,当然这只是个试验。

其实分片技术的开发难度是很大的,不然不会到现在也没有成品问世,ZIL已经在3月底上线了测试网,但之前定的计划是17年12月上线测试网,推迟了3个月。

官网就有测试网的入口

被称为EOS超级对手的ZIL,他凭什么?

在官网已经找不到路线图了,贴一张别的地方看到的

被称为EOS超级对手的ZIL,他凭什么?

第二季度上线测试网2.0,第三季度上线主网。

项目已经开源,代码提交也很活跃

被称为EOS超级对手的ZIL,他凭什么?


项目团队

这个网上有甚多介绍,有兴趣的去找找看看,从介绍来看团队还是很有实力的,只是这些团队的背景我没去验证,有兴趣的可以验证验证。

被称为EOS超级对手的ZIL,他凭什么?

被称为EOS超级对手的ZIL,他凭什么?

官网:https://www.zilliq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