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IE笔记—拓扑实战(一)

交换部分:

三层架构: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

接入层:连接终端,数量大、接口多、价格便宜;安全;上联口->光

汇聚层:聚合接入层的终端,网关

核心层:高速转发流量;心跳线: 1、VLAN之间通信 2、上下联对角同时出现故障,它会起到重要作用 3、动态协议建邻

RHIE笔记—拓扑实战(一)

·链路聚合(心跳线)不仅仅是带宽的叠加,流量分布是按照流分布的。

·流:某些特征相似的数据包

·6种流的判别方法:目标IP、目标MAC、源IP、源MAC、源目IP、源目MAC

·链路聚合的布线:

(1)接口分布在通同一个板卡上

(2)接口分布在不同板卡上

(3)接口分布在不同设备上:设备堆叠、设备虚拟化、IM-LAG

二层架构:接入层、合并。

 

MSTP(多生成树):

端口角色:根端口、替换端口、指定端口、备份端口(其中替换、备份是阻塞的)

端口状态:FORWARD、DISCARD

·根端口挂了,替换根端口的叫替换端口

·指定端口挂了,替换指定端口的叫备份端

 

使用VRRP(网关冗余)的原因:

1、上行链路挂了

2、设备整体挂掉

3、多条链路故障

·vrrp上行链路检测时做(上行链路故障会自减)增加的情况:在做某些割接的时候,需要在短时间内将主网段切换到新设备上去,将主抢占过来

抢占延迟:指的是主从备抢回来的时候的时间

·VRRP上行链路检测的时候两条上行链路同时挂了才进行切换的时候:

可以设置主网关的优先级为120,上行链路检测的减少值为15,那么一条挂了优先级 就减小15,变为105,105>100则现在主设备的优先级还是大于从设备(默认优先级为100),当两条都挂了的时候,优先级变为90,小于100,之后才会进行网关的切换。

 

骨干网络部分

·有允许svi接口(VLAN逻辑接口)通过的trunk、access接口本接口就不会down。

 

OSPF三种选路:

1、划分区域 域内>域间>域外

2、路由策略 修改cost值(小优)

3、明细优于汇总 

末梢路由器:stub-router,将R6设置为末梢路由器减少R5、R7的选路压力

RHIE笔记—拓扑实战(一)

AS双出口,R1和R2建邻->选路

RHIE笔记—拓扑实战(一)

 

·当bgp多个路由器同时需要和某一台路由器建邻时,可在本路由器中创建组【 group ×× 选择域内或者域外】统一做相同配置。

跑了MPLS之后需要将这个删掉,否则标签过不去。

RHIE笔记—拓扑实战(一)

 

·洗掉AS-path方法:

1、下发缺省,汇总

2、可接受带有自己AS号的路由RHIE笔记—拓扑实战(一)

让对方接受带有自己AS号的路由RHIE笔记—拓扑实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