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管理
磁盘管理:
MBR 主要引导记录
主要分区 4个 可用于启动系统的分区
扩展分区1个 不可存放数据,需要在划分为逻辑分区 (扩展分区也占一个主分区的名额,也就是说,主分区与扩展分区最多有四个)
逻辑分区 多个 在扩展分区中划分,可以存放数据
/dev/ 设备文件目录
设备类型:
d 硬盘
r 光盘
接口类型:
s SCSI/SATA
h IDE
第几块设备:
a 第一块的设备
b 第二块的设备 以此类推
设备文件名称= 接口类型+设备类型+第几块设备 例如:sda sdb 以及sr1 sr2 sr3
hat7 支持xfs文件系统 (is9600光盘文件系统)
df 查看硬盘分区使用量 一般为df -h或df -hT
/dev/shm 内存虚拟磁盘
du 统计目录文件大小 (ll统计大小不准确)
df是面向文件系统的 du是面对系统内核的
磁盘管理步骤:
1、添加设备:虚拟机设置----硬盘—添加—创建新的虚拟硬盘(不勾选“立即分配所有磁盘空间”)关机状态
2、分区: fdisk -l (查看可用存储设备有哪些) 例子
fdisk /dev/sdb
#注:如果是逻辑分区的话,不管之前有没有分区,分区号都是从5开始的
查看分区
如果出现此问题如何办?(原因:如果硬盘之前使用过,就会产生这种报错。)
#partprobe /dev/sda (partprobe 重新读取分区表信息)
如果是hat6 系统的话, 用partx -a /dev/sda 重新获取
3、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
mkfs.xfs /dev/sdb1
4、创建挂载点:mkdir /sdb1
5、挂载:mount /dev/sdb1 /sdb1
查看挂载情况 #df -h (必须mount -a进行测试)
或者
6、修改配置文件:vi /etc/fstab (/etc/fstab 很重要对于系统)
获取设备UUID #blkid | grep sdb1 (使用UUID更稳定)
注:如果事先已经挂载 得先 umount /dev/sdb1 mount -a(依据配置文件/etc/fstab内容自动挂载,)
之后查询为 df -h
如何实现光盘的开机自动挂载
/dev/sr0 /mnt iso9660 defaults 0 0
SWAP 交换分区
分配swap分区
1、free命令 (一般用free -h)
free
#查看内存与swap分区使用状况
cached(缓存):是指把读取出来的数据保存在内存当中,当再次读取时,不用读取硬盘而直接从内存当中读取,加速了数据的读取过程
buffer(缓冲):是指在写入数据时,先把分散的写入操作保存到内存当中,当达到一定程度再集中写入硬盘,减少了磁盘碎片和硬盘的反复寻道,加速了数据的写入过程
2、新建swap分区
fdisk /dev/sdb
别忘记把分区ID改为82
3、格式化
mkswap /dev/sdb6
4、加入swap分区
swapon /dev/sdb6
#加入swap分区
swapoff /dev/sdb6
#取消swap分区
交换分区的大小一般是物理内存的1到1.5倍
如何不用分区添加扩容swap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