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使用基础流程
HTTP直接赋值请求
要测试的接口
1,先创建一个线程组
线程属性
1、Number of Threads(users):线程数,相当于模拟的用户数量,性能测试时经常会设置,比如50并发;2、Ramp-up Period(in seconds):达到指定线程需要的时间,例如线程数为100,时间设定为10s,那么就是10s加载 100个线程,每秒启动的线程数=100/10=10;
3、Loop Count:如果填具体的数值,就是循环对应的次数;如果选择“Forever”,则一直执行下去,直到手动停止;
4、Delay Thread creation until needed:延迟线程创建,直到需要才创建。
区域三:调度器配置
需要选中调度器(scheduler),调度器配置才生效。
添加接口和参数
打开查看聚合树和打开聚合报告
聚合树和聚合报告的功能
1,聚合树是查看响应数据
2,聚合报告图表含义说明如下:
3,聚合报告的参数
Label:说明是请求类型,如Http,FTP等请求。
#Samples:也就是图形报表中的样本数目,总共发送到服务器的样本数目。
Average:也就是图形报表中的平均值,是总运行时间除以发送到服务器的请求数。
Median:也就是图形报表中的中间值,是代表时间的数字,有一半的服务器响应时间低于该值而另一半高于该值。
90%line:是指90%请求的响应时间比所得数值还要小。
Min:是代表时间的数字,是服务器响应的最短时间。
Max: 是代表时间的数字,是服务器响应的最长时间。
Error%:请求的错误百分比。
Throughput:也就是图形报表中的吞吐量,这里是服务器每单位时间处理的请求数,注意查看是秒或是分钟。
KB/sec:是每秒钟请求的字节数。
HTTP获取文本的参数 请求数据
CSA数据文件设置,获取数据
接口里面几个参数,写几个,用英文的,隔开
获取文件,设置属性名
查看结果
函数助手对话框获取数据
运行查看结果
添加定时器
线程延迟设置为5000,就是运行完5秒后显示结果
循环控制器
用户自定义变量
用 ${变量名} 来获取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