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某SCI期刊为例说明该期刊投稿须知和流程
要投一个期刊,但是对期刊的模板格式字数等要求完全不知道,只能上官网啃。将啃得过程总结如下,以备不时之需。
目录
brief guide to manuscript submission
首先,打开它的官网,找到submit的部分
显然,后面三个都是本次要总结的重点。最后再来看第一个。
1. Guide to authors
主要包括4个部分,分别是manuscript submission; Editors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Relationship to other XX journals
1.1 manuscript submission
首先介绍了自己这个期刊,说它是open access, multidisciplinary(多学科的)的很好的期刊。
什么是open access期刊?
开放获取期刊采用作者付费,读者免费获取方式。虽然这种模式有时会被质疑论文水平下降,但是根据ISI研究[14],开放获取期刊和非开放获取期刊的影响力并无本质区别。著名的开放获取期刊PLOS生物学(PLOS Biology)在生物学领域非常有影响力,其影响因子达到13.9[15]。
(参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80%E6%94%BE%E8%8E%B7%E5%8F%96)
也就是说
开源期刊是一种免费的网络期刊,旨在使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因特网无限制地访问期刊论文全文。此种期刊一般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获得、无限制使用的运作模式,论文版权由作者保留。在论文质量控制方面,OA期刊与传统期刊类似,采用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开源期刊不再利用版权限制获取和使用所发布的文献,而是利用版权和其他工具来确保文献可永久公开获取。
传统出版模型:科学家投稿(一般不支付审稿费)-->学术刊物(审稿、组织同行评议)-->出版、印刷、渠道-->读者(订阅)
开源期刊出版模型:科学家投稿(一般需支付审稿费)-->开源期刊(审稿、组织同行评议)-->网络传播-->读者(免费)
在传统出版模型中,出版商通过销售,用读者的订阅费来支付“审稿、组织同行评议”及“出版、印刷、渠道”等的成本,出版商可在此过程中赢利。而在开源期刊出版模型中,开源期刊向科学家收取审稿费,并同时接受国家及私人基金的赞助以维护“审稿、组织同行评议”及维护网络平台的费用,对读者则是完全免费开放的。开源期刊是典型的社会公共事业,是非赢利的,需要国家、社会向其注入资金。
ps: 用手机连中国移动的网试了一下,果然可以随便下文章,怪不得稿费那么贵... ...
接下来说有一个pdf专门说了brief guide to manuscript submission, 总结如下:
PDF: brief guide to manuscript submission的主要内容
brief guide to manuscript submission
首先强调了通讯作者的责任,包括熟悉期刊的editorial policies, 协调各个作者之间的communication, submit之前必须要确认author list并且同意作者的order,确认所有作者的知情权等。
之后是主体内容
1. Cover letter
尽管是可选项,但cover letter可以用来
- briefly discuss the context and importance of the submitted work
- why it is appropriate for the journal
应避免重复abstract和introduction中的内容。而且Cover letter 并不会与审稿人(?referees,猜测应该是审稿人)共享,所以应该包括一些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to declare any related work that is in press or submitted elsewhere.(不太懂,大概意思是因为不会与审稿人共享所以应该提供一些机密的信息,比如利益冲突,有没有再别的地方提交之类的)
2. Main manuscript
首先说期刊并不在乎初次提交时候的格式和长度。但如果需要revisions,就是如果编辑给了审稿人(大概率),然后审稿人要求需要小修或者大修(也是大概率),这时候编辑就会给一个详细的格式,然后就要按这个格式来改(那不就是虽然不要求初次投稿的格式,但基本会给revision让投稿人去修改)。下面对这个格式进行详细说明:
Title. If possible, 不超过15个words, 不应该包括technical terms, abbreviations, punctuation(标点) and active verbs.
Authors. 用*注明通讯作者。
Abstract. Provide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opic and a brief nontechnical summary of your main results and their implication.
Text length and formatting. 注意这些细节能够帮助返修后的快速发表。
- 摘要约150 words, 无引用;
- main text不超过5,000 words,不超过10个图、表;
- 最多只能有70个参考文献;
- 需要使用section headings, 而且Results和Methods部分应该有subheadings.
Methods. Methods部分是必须的。
- 包括解释和复现result的必要元素;
- 尽可能地简洁,尽量不超过3,000 words, 实在没办法了也可以超过;
鼓励使用 protocols from Protocol exchanges(应该主要针对生物、化学领域,解释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317/21/40568630_822276644.shtml)Reference.使用期刊要求的格式即可。
Acknowledgements (optional). 简短、不要感谢审稿人和编辑哈哈哈、别冒昧评论、可能会去确认资助号。
Author contributions. 这个竟然是必须的,包含每个作者的贡献,格式举例如下:
Competing interests. 利益冲突声明也是必须的。利益冲突的解释参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69813-1152859.html)
Materials & Correspondence. 说明负责接收书信和重大要求的作者(s),如
Tables.
- 使用Word中的table menu 或 latex中的table environment完成;
- 附上a short title sentence describing what the table shows;
- Further details can be included as footnotes to the table.(找了几篇文章都没有表,因此暂未找到例证)
3. Figures
- initial submission: 不需要高清的图片;
- 给审稿人时: 需要足够清晰地,能够满足审稿人要求的图片;
- Final submission: 编辑会给出具体的要求,但是为了加快发表的速度,最好能做到下面几点
- 提供RGB图片,分辨率至少300 dpi(每英寸的点数);
- 所有数字使用相同字体(Arial or Helvetica) , 希腊字母使用符号字体(Use the same typeface (Arial or Helvetica) for all figures. Use symbol font for Greek letters.)
- 图片颜色应该有对比度,而且不能对比得太奇葩,比如红配绿或者赤橙黄绿青蓝紫就不行。最好是调色板的那种颜色对比;
- 图片尺寸要合适,字体大小在5pt~8pt之间;
- 鼓励有editable layers的矢量图。可接受的格式包括: .ai, .eps, .pdf, .ps and .svg for fully editable vector-based art; layered .psd and .tif for editable layered art; .psd, .tif, .png and .jpg for bitmap images; .ppt if fully editable and without styling effects;
- 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要求,此处省略。
- 图注<350 words, 应以一个简短概括的句子开头,再加上一个短的声明来描述图片,而不是描述实验的结果或者方法。图注应足够详细,使读者能够不看正文就能看懂图。
4.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太多了,明天继续,2020庚子年国庆中秋双节快乐~
最后,又说期刊并不接受pre-submission enquiries,而是喜欢在看到了所有材料之后再做出决定,所以鼓励投稿人去提交自己的完整稿件。
什么是pre-submission enquiries
投稿是一个漫长乏味的过程,你可能要等上几个星期期刊才会给你答复。如果你把你的稿件提交给一份并不合适的期刊,你可能会收到 desk rejection(直接拒稿),时间和精力都白白浪费。但,是否有方法来避免这种时间浪费?是的,有!通过 pre-submission inquiry(投稿前咨询)。
你可以向你的目标期刊发送 pre-submission inquiry,看看他们是否对你的研究论文感兴趣。事实上,很多期刊都欢迎 pre-submission inquiry,因为这样可以让编辑对你的研究快速了解,而不必通读完整稿件。你可以与期刊分享你的研究重点,显示出你的研究和期刊匹配。如果期刊对你的稿件不感兴趣,他们可以事先通知,你就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准备投稿了。要是情况相反,你就会对自己发表文章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