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cade and breakdown in scale-free networks with community structure

期刊:Physical Review E,2006
文章主要研究带有社区结构的无标度网络上的级联现象。首先,文章介绍使用的网络模型,以及攻击的两种策略;然后介绍文章度量网络性能的两个指标,分别是网络效率和平均最短路径,文章定义容差系数α为初始负载的倍数;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社区结构强度和α对网络抗攻击性的影响。

1. Model

文章使用Yan等人提出的带有社区结构的无标度网络,生成步骤如下:
首先,设定c个社区,每个社区有m0个节点;
然后,每一步我们向网络中添加一个新的节点,新的节点产生m个连接,其中n个连接在该点所在社区内,m-n个连接在该社区外,所有连接都依据偏好依附产生。
同时无标度特性与初始的m0以及m和n的取值无关,所以试验结果不会因为这些取值发生改变。文章设置幂指数为3,Q模块度函数揭示网络的社区结构强弱。

2. Measurments

文章与已有研究的不同在于:
(1)文章使用的iter remove和inner remove两种策略;
(2)当系统达到稳态的时候再次加入新的流量造成更要重的攻击;
(3)文章使用efficiency和最短路径D衡量这些攻击造成的伤害。
Cascade and breakdown in scale-free networks with community structure
文章将网络初始经过连边的最短路径数目记做L(0),记α为容差系数了,表示是初始流量的多少倍。(这里和之前的定义有一些不一样,之前的α是增加的倍数。)

3. Simulation results

文章设置N=1200,m0=4,m=4,n=3,c=4.
Cascade and breakdown in scale-free networks with community structure
E1:文章设置了Q值不同的三种网络,发现,无论是iter remove还是inner remove,网络的效率都呈现下降趋势,Q值大的网络性能下降有所延迟。网络的最短路径D先上升后下降,Q值大的网络性能变化有所延迟,同时iter remove比inner remove 性能下降延迟100个时间单位左右。
Cascade and breakdown in scale-free networks with community structure
E2:无论是哪种策略,最大社区的size和网络的平均集聚系数都随时间而逐步下降,iter remov的移除策略有时会使得网络的社区现象更明显,集聚系数更高。

Cascade and breakdown in scale-free networks with community structure
E3:网络的社区强度也随着攻击变得越来越弱。
Cascade and breakdown in scale-free networks with community structure
E4:容差系数越高,网络在受到攻击时效率也会更高。
Cascade and breakdown in scale-free networks with community structure
文章发现不同的移除策略、社区强弱程度对网络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同时,社区强度越弱、容差系数越小,网络对攻击会越敏感。所以,对于带有社区结构的无标度网络而言,较强的社区结构以及更大的容差系数可以保障网络的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