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短链接 和 长链接
TCP短链接和长链接:
一、简介
TCP在真正的读写操作(数据传输)之前,server与client之间必须建立一个连接,当读写操作完成后,双方不再需要这个连接时它们可以释放这个连接,连接的建立通过三次握手,释放则需要四次握手,所以说每个连接的建立都是需要资源消耗和时间消耗的。
TCP通信的整个过程,如下图:
二、TCP短连接
模拟一种TCP短连接的情况:
1.client 向 server 发起连接请求
2.server 接到请求,双方建立连接
3.client 向 server 发送消息
4.server 回应 client
一次读写完成,此时双方任何一个都可以发起 close 操作在步骤5中,一般都是 client 先发起 close 操作。当然也不排除有特殊的情况。从上面的描述看,短连接一般只会在 client/server 间传递一次读写操作!
三、TCP长连接
再模拟一种长连接的情况:
1.client 向 server 发起连接
2.server 接到请求,双方建立连接
3.client 向 server 发送消息
4.server 回应 client
5.一次读写完成,连接不关闭
6.后续读写操作
7.长时间操作之后client发起关闭请求
四、TCP短/长连接操作过程
3.1 短连接的操作步骤是:
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
3.2 长连接的操作步骤是:
建立连接——数据传输…(保持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
五、TCP短/长连接的优点和缺点
- 短连接对于服务器来说管理较为简单,存在的连接都是有用的连接,不需要额外的控制手段。但如果客户请求频繁,将在TCP的建立和关闭操作上浪费时间和带宽。
- 长连接可以省去较多的TCP建立和关闭的操作,减少浪费,节约时间。对于频繁请求资源的客户来说,较适用长连接。
六、TCP短/长连接的应用场景
-
像WEB网站的http服务一般都用短链接,因为长连接对于服务端来说会耗费一定的资源,
而像WEB网站这么频繁的成千上万甚至上亿客户端的连接用短连接会更省一些资源。 - 长连接多用于操作频繁,点对点的通讯,而且连接数不能太多情况。
每个TCP连接都需要三次握手,这需要时间,如果每个操作都是先连接,
再操作的话那么处理速度会降低很多,所以每个操作完后都不断开,
再次处理时直接发送数据包就OK了,不用建立TCP连接。
例如:数据库的连接用长连接,如果用短连接频繁的通信会造成socket错误,
而且频繁的socket 创建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七、学习链接
链接1:https://blog.****.net/qq_44261632/article/details/8635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