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以不变的学习,应对外界的万变
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会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对于世事无常和外界的更迭,只有坚持本真,不忘初心做事情,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杀出一条血路,达到自己的新目标。
看看最近两周,那可谓是风云变化,先是十年的权游变得编剧直接成“变剧”,给了苦等多年的权游迷一个大大的surprise!而后国内国际贸易的争端升级,某国内一线大厂挺身而出,迎接挑战。可以看到,之所以可以以一司之力挑起重任,还是应了那句老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该一线大厂在坚持多年技术为先导的理念下,通过多年的深耕和劳作,已经在国际各个先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加之拥有当下最火爆的5G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是该厂抖一抖,国际通信界也要让三分,这也 颇让国际一线大国侧目。想想看,现代社会的数据通信,可以说是一个几十亿的大集合,谁拿到了这个技术的基础建设权,谁就掌握了这个集群的信息命脉。在如此高覆盖,高门槛的技术面前,政经都要为之震动,技术的力量可谓巨大!
就ICT领域本身而言,国内起步较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有一段“七国八制”的通信市场格局。
七国: 美国、瑞典、德国、比利时、法国、日本
八制:日本的NEC,日本富士通、美国的朗讯、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公司和法国的阿尔卡特。
看一下当年的老古董,爱立信程控交换机
那一段时间国内的通信市场,完全是被国际技术列强割据的一个状态,国内企业一直就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弄出点声响才算作罢!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产交换设备开始有了突破式进展:
这是菊长的C&C08程控交换机
可能大部分同学都知道菊长的手机,其实通讯设备,光传输等才是菊长安身立命之本。
中兴的ZXJ10程控交换机
大唐电信的SP30CN程控交换机
据统计,仅1998年一年,以菊长为例,注册员工8000人,销售收入89.2亿元。一时间形成了国内的通信技术集群,巨大金中华,烽火普天下。各个单位持续发力,一度形成了国内厂商围剿国外厂商的局面,让所有通信从业者看到了国产ICT设备的希望。
释意:巨龙 ,大唐 ,金鹏, 中兴 , 华为, 烽火, 普天
国产企业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像国外先进技术看齐,苦练内功,也是从那个年代,拿着从固话网络市场里淘到了第一桶金,开始了漫长的技术赶超之路。2000年前后,市场慢慢从固定电话,转向了移动市场,20年过去了,看看最新的5G无线基站市场的占比(数据来自中国移动)
本次中国移动共计采购500座基站,其中250座来自中国华为,占比50%,爱立信150座,占比22%,中兴80座占16%,大唐和诺基亚各30座,占比6%。从这个结果来看,华为还是在5G通讯领域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华为占据的份额,足够另外4家通讯设备厂商分了,同时中国设备厂商占据66%,这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由此可见我大菊长的威力!
还有更为火爆的终端设备销售排名:
截至2018Q4,前五里边,中国厂商已经占了三名,合计份额也高达31.8%,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确实,从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认可来讲,ICTer确实成功了!
任何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现在的AI、仿生学等等前沿科技,无不是遵循归纳、模仿、演进的过程。无可否认,近现代的通讯技术和其他先进技术门类一样,都是泊来品,简单的模仿是远远不够的,市场也不可能认可你的简单抄袭。只有思考、创新才是获得进一步市场认可,并且和国外先进技术较量的唯一可能。
大家回想一下,多少年前的影音市场,卡口磁带、盗版CD/DVD等等,是多么的有市场,现在呢?每月去电影院里看一次国产大片,也不是没有可能。每年花费一两百RMB来购买专业视频网站的VIP,也是一种新潮时髦的生活方式了。国人的创新之力,已经确实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了!
学习,只有好好学习先进技术,应用到现今的产品和理念,产生对市场的推动,,这才是各位ICTer心中唯一的不变!
ICT的产业的博大精深,学习更是难以躲避,找一本好书,一个好师傅,系统的学习正确的流程,全面的掌握设计方法,这些都是进阶下一个阶段的快捷之路。这里有大把的干货来袭,同学们,接招吧!
灵活搭配,丰俭随人
零基础学习数字IC后端设计–大班课程
- 随到随学
- 视频在线回放
- 云端VNC接入,实操练习随时随地
- 资深专家,在线传授
- 手把手在线实验指导
- 线上、线下实时联动,解决疑难问题
- 实际项目演练,贴和工作需求
- 后端工作职场生存经验分享
- 一年时长的工作推荐,专注解决就业难题
以不变的学习,来应对外界不断的变化,用知识武装自己,总有一天,国人也会拿到更多的话语权,让那些被人挚肘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