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二维码 第五讲 二维码的质量控制的主动措施
初识二维码 第五讲 二维码的质量控制的主动措施
1.概述
为了防止二维码的印刷错误,印刷模糊,二维码被部分部分遮挡等原因,造成扫码困难甚至失败,
二维码在设计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根据经验可知,出现连续多个黑块或者是连接多块白块,容易造成
扫码枪的误读,如果能达到尽可能地黑白相间的分布模块,则读码的准确率是最高的。
因此建立了二维码的质量评估体系,并且设计了掩码的方式,掩码改变了黑白模块的分布规律
2.二维码的质量评估
根据参考译码,符号对比度,印刷增量,轴向不一致性,和未使用的纠错这几个
指示对其进行质量分级。具体内容见如下的表14。
3.对二维码的过程控制检测
有多种工具和方法可以进行有用的测量,对QR码符号生成
过程进行检测和控制,它们包括:
1)用线性条码检测仪测量符号的对比度
2)用线性条码检测仪对位置探测图形两个轴向的测量,确定水平与垂直印制增量。
3)用物理测量确定轴向不一致性。
4)用目测检查位置探测图形与定位图形网格的非一致性和缺陷。
4. 掩模
为了QR码阅读的可靠性,最好均衡地安排深色与浅色模块。还应该尽可能地避免
位置探测图形的位图1011101出现在符号的其他区域,这会造成读码的混乱。
4.1 掩模操作步骤
1)掩模不用于功能图形。
2)用多个掩模的模板对已知的编码区域的模型图形(格式信息和版本信息除外)进行异或操作。
3)对每个结果图形的不合要求之处,进行扣分以评估这些结果。
4)选择得分最低的图形,并且记录所使用的掩模的编号。这个编号会写入格式信息,并在译码时使用。
4.2 掩模模板的图形
i代表模块的行坐标,j是代表列坐标,(i,j)=(0,0)代表符号的左上角的位置处的模块
掩模模板有八种,第一种是相间的黑白格,第二种是横向的黑白条,第三种是纵向的黑白条
第四种是斜向的黑白条,第五种是2*3的相间的黑白格,第六种是十字花纹,第七种是回字纹,
第八种是反斜向的系扣纹。
掩模模板的生成条件如下 第一种是行与列坐标和为偶数时是黑块
详细条件见表11
图17是掩模模板的可视化的纹理。
4.3 掩模结果的评价
在依次用每一个掩模模板进行掩模操作后,需要对掩模后的结果图形进行罚点记分,以便对每一个
结果进行评估,分数越高,其结果越不可用。在表12中,见评估的详细标准。见如下的表
其中(N1=3,N2=3,N3=40,N4=10),注意事项是虽然掩模操作仅对编码区域进行,不包括格式信息,
但是评价是对整个符号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