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DT城市
图 1: 中国城市化率 |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 |
IDC研究表明,在未来15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仍将快速发展,城市总人口规模超过10亿,百万人口的城市超过200座,人口总量是现在的5倍,城市投资将达到2万亿。IT时代利用PC机/服务器、数据库、门户网站的“智慧城市“,取得了流程自动化的进步成果;在人类进入DT时代[1]以后,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DT技术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环境,即”DT城市“革新。移动互联网提升便民服务体验,物联网感知环境数据,云计算降低城市运营成本,大数据智能分析,是DT城市发展的新基础设施。
图 1: 浙江交通大数据预测堵车 |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 |
近两年,全国各地都利用“云大智物移“互联网技术群,在交通、气象、政务等领域创新城市服务,实现DT城市转型升级。阿里云上涌现出一大批DT城市的探索者:
1) 浙江交通预测:在浙江省交通云上,将高速历史数据、实时数据与路网状况结合,基于阿里云大数据计算能力,预测出未来1小时内的路况,实际预测准确率稳定在91%以上。通过对未来路况的预测,城市交通部门能够更智能地引导交通,用户也可以做出更优的路线选择,实现总体交通效率最高。阿里云大数据计算服务(ODPS)为城市提供海量交通数据的分析支持,对浙江省内近1300公里的高速路段,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在20分钟内完成历史数据分析,10秒完成实时交通数据分析。另一方面,用手机信令数据代替传统铺设线圈的数据采集方式,节约了90%的建设成本,大大缩短建设周期。交通数据的准确性十分重要,阿里云对多因素、多维度的数据“算得准、算的快、算的起”,让驾驶员选择最合适的出行路线和出行时间,缩短5%至10%的出行时间,减少2%至10%的燃油消耗成本,形成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 浙江台风路径发布:台风路径发布系统是防台指挥的依据之一,关系国计民生。由于台风的季节性特点,发布系统的平稳运行一直面临极大挑战。台风来的时候,大家都上网看,这样访问人数会是非台风季的百倍,服务器不够用很容易导致系统宕机,台风过后这些服务器又会闲置,资源又出现浪费。浙江省水利厅将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迁入阿里云,通过云计算的弹性应对峰谷访问量的巨大差异,是国内首个使用云计算的台风预警发布系统。现在工作人员在获知台风消息后,点几下鼠标就能完成服务器资源的扩容。等台风过去了,再把这些资源释放掉,一年下来,整个系统的IT成本就几万块钱。2015年7月超强台风“灿鸿”强势袭来,浙江省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迎来了访问流量高峰,一天就有156万人通过网站、支付宝客户端等查询台风路径信息,流量相比一周前暴涨了30余倍,为广大居民生活出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3) 浙江智慧法院:在司法界,“同案不同判”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各级法院都在积极寻找新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同案不同判”现象发生。因此浙江省高院利用阿里云技术能力建立”审务云“平台,使用大数据挖掘、文本挖掘、机器学习建模技术,研发出“相似案例比对服务”,命名为“明镜”。借助创新性解决方案充分挖掘法院已判案例数据,输出与目标案件相似的已判案例,从而智能化协助法官判案,参考历史案例,减少主观因素,控制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采用阿里云对象存储OSS服务,对法院庭审直播视频数据、裁判文书等诉讼档案进行电子化存储,通过网上法院平台实现案件审判流程信息、庭审视频及裁判文书等法院信息的公开上网,提升了司法审判的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
4) 贵州智慧旅游:贵阳市青岩景区入口的摄像头每天都在计算接待游客的数量,将数据实时上传到贵州“智慧旅游云“。这朵云采集运营商手机基站数据,通过手机号码归属地了解游客的地域信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与旅游云一样,交通云、环保云、食药云、工业云、电子政务云、电商云共7多云都在开展智慧服务创新,在”云上贵州“平台上打造中国的”数据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