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云科技CTO程超,幽默解读DAIS平台的前世今生

DAIS,一个旨在解决公有链底层性能问题,基于协同矩阵的企业级区块链生态平台。今天链视界有幸采访了DAIS核心开发者 钛云科技CTO 程超先生。

程超 

DAIS核心开发者 钛云科技CTO

毕业于清华大学 

曾就职于网易游戏

曾在智能推荐和加密技术领域发表多篇国际会议论文 

目前专注于区块链和智能合约领域核心技术研究,主导区块链交易所,区块链可编程虚拟机,区块链数字资产系统等多个项目开发

钛云科技CTO程超,幽默解读DAIS平台的前世今生


清华系团队创业,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在区块链领域,清华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DAIS公链便是由清一色的清华系团队所打造。

当链视界问到DAIS团队的有趣故事以及团队作为技术会不会是标准技术宅的问题时,程总首先表示DAIS团队并不算技术宅,初创成员都是全面发展。

接下来他继续分享了初创团队的故事。DAIS 团队初创是从学校开始(原公司名:招股科技),正式成立于2015年3月,成员共有五人,当时主攻众股网数字资产交易平台。2015年7月,由于面临毕业,再加上对这个新兴行业的不确定性,经过协商后,其中有一个创始人离开了团队,选择了就业,目前在招商总行也发展的很好。我想,真正的兄弟,就是尊重彼此,虽然不再一起创业同行,你依旧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剩余的四人继续了艰辛却充实的创业之路,发展前期,团队每人分工不同,后期发展,所有人都综合性的全面发展。

回顾创业之路,程总用了一个词形容:筚路蓝缕。那段期间,正好也是整个行业的起步和发展阶段。不过,他表示,虽然那时很艰苦,人数不多,四个创始人加一个客服,办公面积也不大,但非常充实。这也是源于大家对这个行业的信仰,相信数字货币未来至少会成为一部分人的投资取向。

或许是因为信仰和坚守,机会很快就来了,团队先后获得了由前海汇潮领投的一千五百万天使轮融资(公司估值2亿人民币)和松禾资本一千万领投的A轮融资(针对国内数字资产技术,技术部分估值一个亿)。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这句话放在这里形容DAIS团队,正合适。


打造DAIS平台的初衷

当链视界问到为何要打造DAIS平台,初衷是什么的时候,程总很坚定的回答,源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滞后性,应用生态体系的不健全,市场上并无合适区块链3.0的公有链平台,且区块链落地应用需求旺盛,DAIS在与行业同类型公有链进行简要对比后得出结论:

1.BTC,ETH,NEO,EOS都是基于链状结构:产生块和确认时间处于低效率水平,性能离大规模商用仍存在较远距离;其次块产生者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交易频繁时,将导致用户需要缴纳高昂手续费。从共识和验证层面看,这些区块链同一时刻只有一个块生产者负责产块,其他块生产者处于空闲状态。

2.Byteball、IOTA基于DAG(有向无环图)结构:DAG在共识层面上存在中心化和弱中心化现象,缺乏令人向往的激励,只适用于本身有业务场景的商业系统。其次,DAG对于智能合约支持具有局限性,要么不支持,要么支持很弱,这也削弱了其发展动力。基于DAG的公链系统验证方式不同于传统区块链共识,在抵抗攻击和数据安全方面有待验证。

基于对此现状的分析,所以团队打造出了DAIS概念,DAIS的目标是做出一个“交易速度快、难分叉、合约场景组化”公链生态,在此基础上,DAIS公链在区块链技术底层方面不断创新,配备各种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组件,构建完备、高可用的开放链上生态,保证从技术层面上加速应用生长。


DAIS公链存储结构--协同矩阵链

程总继续解释道DAIS平台中协同矩阵的概念。

协同矩阵协议从数据结构层面重新定义了区块链,这个概念是DAIS针对区块链存储打造的多链数据协议。多链的数据结构叫做协同矩阵,多条子链并行就像一个矩阵。

比特币、以太坊、EOS等单链结构是把一个个区块通过指针的方式连接起来,协同矩阵是同时多条链并行产生,多条链之间也会通过一定的逻辑复原关系。


DAIS 移动DApp核心优势

DAIS目前也在打造移动端的DApp,相较于其他的Dapp的优势,程总从两方面给到了回答。

一是DAIS提出了移动端合约模板概念,另一个是DAIS可集成关于管理资产类的应用,比如资产存储、数字资产管理、数字资产交换等Dapp功能。

DApp提出的智能合约模板概念:DAIS会在移动端集成一系列的智能合约模板,把一些小的功能性的应用集成进来,用户可实现一键生成自己的DApp或者类似小程序的DApp小应用,比如说用户可以一键生成一个投票,竞猜,红包转发,或是慈善众筹等小应用,这些应用生成后可通过转发给其他App或微信用户,并邀请大家一起共同参与。

一键生成式的模板合约,可以让用户更有参与感,另一方面用户也可以自主发起。这种方式有利于普及DApp应用,并提供去中心化应用的参与感,目前区块链去中心应用比较缺乏这种可参与感和可体验感。


DApp与传统互联网App的区别

很多小伙伴曾问过身处区块链领域的小编:DApp与App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我也借机咨询了程总。

程总的回答是:现阶段差别并没有特别明显,目前应用型导向的DApp是由传统互联网App转型而来,他们的差别无非在于集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但在未来模式会得到改变,未来的DApp应该是区块链网络的一个节点,而不像互联网App只是网络的一个客户端,只能被动的接受从服务器里面传来的数据,也不参与整个服务器里的逻辑运算,但在DApp的生态里面,每个DApp的节点都需要参与到整个区块链里面的逻辑运算。


目前尚未出现现象级的DApp

知乎上有人提到,目前区块链上并没有特别好的DApp的原因之一便是没有需求和使用场景,对于这个观点,程总给予了否认,他认为区块链上目前不是说一个好用的DApp,也不能说没有使用场景,应该说是没有一个现象级的DApp,他提到公信宝和imtoken就是做得比较成功的DApp,只是目前运用在区块链数字资产和炒币结合的行业。

当然这也是告诉行业的从业者,行业还有很长的路需要去探索,可能需要探索更多方向的应用,他建议可以多去尝试,应用开发出来,尝试运营它能不能做好。

他觉得未来区块链在分布式存储、分布式算力,或者说物联网等领域都极有可能出现现象级的DApp,当然还有共享类的DAPP,这也是区块链中比较有前景的领域,也是比较可能产生现象级产品的领域。


DAIS 搭建移动端生态体系

DAIS 目前已经搭建了移动端的生态体系,这次程总也细心向我们介绍一下这块的内容。

DAIS在移动端生态方面一个是面向C端,一个是面向B端。

面向B端,DAIS将搭建一套庞大的应用,应用涉及到的领域包括数据存证、电子身份、数字身份、或金融供应链、金融资产类等,这类应用涉及的数据量会比较大。

另一方面它的应用逻辑也比较复杂,需要有合适的企业方,目前已有大约十多个类似企业端应用,寻求在DAIS平台落地,并已签订战略合作,后续DAIS将针对这些企业在DAIS平台上进行应用落地。

面向C端,DAIS将打造类似小程序的DApp应用。这些DApp应用,将更偏向娱乐化、运营化、简约化,即分享简约化。目的是便于用户分享与参与,用户可通过DAIS一键生成小应用或小程序,并通过分享到移动社交平台,邀请其他社区朋友一起参与,这种应用体现在C端更多的是一种参与感

这种有参与感的小DApp,更容易吸引用户,同时可以达到教育用户的目的,使用户对DApp可以产生更直观的体验或者说是一种共识。当C端用户有了积累后,那对于B端用户来说,在DAIS平台上落地应用更有利,只有用户参与的区块链生态体系平台,对于B端用户来说才更有价值或有意义。


初涉区块链领域技术需掌握的技能

目前特别多的人对区块链跃跃欲试,针对初涉区块链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掌握哪几个方面的技能,程总也给到了有利的建议。

他表示,首先应熟练掌握互联网基础技术知识,算法能力、网络协议、计算机操作系统等,区块链本身是基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所延伸出来的领域,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做好区块链,才能更好研究区块链的代码、源码,基础知识扎实后,可以研究比特币、以太坊、EOS等知名的区块链基础架构。

区块链的核心知识有四方面,底层的网络协议、共识算法、存储结构以及交易逻辑,另一块还有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其实正是传统计算机领域的可编程虚拟机,若已掌握编译器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算法,且个人编程语言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扎实的话,可尝试做个小型区块链,并去优化,或优化现有比特币、以太坊等。另外,程总还提到分布式算法和分布式系统的相关知识,对研究和优化区块链也很有帮助。

蠢蠢欲动的小伙伴们,你们get到重点了吗?

谢谢程总分享,上了一堂满满干货的课。

目前DAIS “DAIS&ZG.TOP 2018全球路演暨创新项目交流会”已启动,对程总或对DAIS感兴趣的盆友可以多关注DAIS官方动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