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设计15——真电商之运费设计
经过上一章的讨论相信你对运费模板有了一些了解。为了方便商家设置快速的设置商品运费,我们通过对快递公司的收费标准,和商品发布的综合考虑,抽象出了运费模板的概念。提供给商家使用,从而能够方面的支持运费计算。但是,运费的计算真的只有运费模板一个途径吗?今天猿人工厂君,就继续和你聊聊运费计算的那些事儿。
猿设计同样是一个原创系列文章,帮助你从一个只是具备一些技术名词的小白猿人,开始掌握一些行业内通用的设计系统方法,提高你需求挖掘、需求分析、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完成属于你的能力聚变,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大家关注公主号猿人工厂,点击猿人养成获取!
提及运费,你肯定首先想到了运费模板的使用。在发布每个商品的时候,指定对应的运费模板,然后根据模板的规则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在结算页看到的运费。甚至已经在脑海里话出了下面这幅图。
我们先姑且不论运费计算这事儿先由谁来做,就看看这个能否满足具体的需求:满xxx元免邮这种事情经常看到吧?这个可是和订单金额有关了。属于统一的一个规则的设定,而商品上只绑定了一个运费模板,怎么办?
哈哈,事实上,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了我们之前设计时预留的一个属性——templeteType。是的,为了支持多样化的运营方式,我们需要多样性的运费模板。一般来讲,为了支持店铺的统一设置,那么还有一种通常凌驾于商品运费模板之上的运费模板——店铺运费模板。
一般来讲,店铺运费的计算方式主要是固定运费和满xxx元免邮的方式,要么所有订单固定收取多少运费,要么所有商品多少元以下收取多少运费,或者所有商品超过多少之后,收取多少运费。于是运费的计算方式就变成得比较丰富了。主要由以下几种场景:
店铺固定运费:整个店铺设置了统一的运费标准,收取固定费用,不同区域设置的运费标准可以不同,比如成都地区收取固定运费10元。或者成都地区满xxx元免运费,不足xxx元统一收取10元。
单品运费模式:商家将店铺内的每个商品单独设置单独运费,而不设置店铺固定运费,每个商品的运费独立计算。如果一个订单包含店铺下多个不同商品时,平台给予的规则是“运费叠加”或“取最大运费值”两种运费计算方法之一,一般来讲为了防止买家够买商品的运费数目巨大的风险,一般来讲会采用“运费叠加的方式”。
混合模式:如果一个商家设置了店铺模板,又同时为商品指定了单品模板,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系统设计层面来指定计算规则了。一般来说优先判断店铺运费的条件是否满足,如果商品的金额满足运费上设置,或者店铺的运费金额和商品金额没有关系,那么就直接按照店铺金额来计算,如果不满足的话,那么就需要按照单品运费的方式来计算运费了。
为了更好的描述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简单的画一个流程图来体现。
哈哈,这样一来似乎清爽多了。我们先回过头来看下,计算运费是谁的事情呢?之前我们讨论过价格和促销的问题,同样的,运费计算也应该是运费的事情噢。
看起来这样的设计已经很清楚的说明了运费计算的过程了,但实际上运费的计算过程还是比较复杂。商品首先要经过促销计算之后,得到促销之后的金额,才能进行运费计算。而且运费模板的满足条件,还和用户的收货地址有关系。我们画一个更精确的流程图来描述一下吧。
以上就是运费的计算的办法,当然之前的设计中有一些地方并没有满足到位,不过我们业务层面的设计完成之后,在后续的实现中,还会进行详细设计,到时候再给大家讲解。
我建了一个技术群,群里有很多高手,加小编微信,备注:学习。带你见识更多的高手,帮你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