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学|思考题填坑】关于为什么地下水枯竭会导致地面塌陷这档子事
【Q/A】为什么地下水枯竭会导致地面塌陷
1 图示
前提: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做了一个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在水面上插入双向管,等到稳定后在联通空气一端用橡胶膜密封。随着地下水过度开采,或者汛期水位急剧升高,会产生如下变化。视频演示
教学素材:物理原理解释|为什么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塌陷
这个视频来看暴雨溶蚀和地下水过度开采都会导致地面坍塌。
2 解释
2.1 前置条件
一般这种因为地下水枯竭导致的塌陷属于岩溶塌陷类中,形成塌陷要有三个前置条件:
- 可溶岩和岩溶发育程度
- 流水
- 岩溶空洞覆盖层厚度
2.2 分析
平衡前提->地下水开采过度->压强变化+地面质量->受力不平衡导致塌陷
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严重,使得水位下降造成的空隙很难在短期时间里得到恢复,内部压强减少,空气对承载结构施加压力。外加上覆地层的重量、外界压强作用在含水介质所构成的骨架上。由于地下水的开采造成原来一个稳定的受力平衡得到破坏,为了得到新的平衡地面就产生了相应的能量输出,即地面下沉或者出现地面塌陷。
3 举个例子
新闻链接|地面塌陷事件频发 多与地下水过度开采有关
政府报告|关于益阳市赫山区岳家桥镇地面塌陷的应急调查报告
湖南益阳地下水位过低,出现600多处塌陷。随后,北京、安徽、浙江等多地相继出现地下水位过低造成路面塌陷事件。
据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居民喝的每3杯水中,就有2杯来自于地下水。北京市水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市用水36亿立方米,其中20多亿来自地下水,剩下的则是地表水。自1972年以来,北京市遭遇了旱情极为严重的干旱期。地表水严重缺乏,北京市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自1999年以来,北京进入明显的少雨时期,加重了对于地下水的依赖程度。
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地下水位已由1999年的平均12米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24米左右,在北京地面上已形成了2650平方公里的沉降区。
4 论文怎么说
3.1 关于实验(论文中的规律中提出来了)
长期弹性形变导致无法恢复塌陷趋势。
3.2 地面塌陷主要原因
3.2.1 地层失水固结化
3.2.2 粘性土层的可收缩性
本文于2020/7/31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