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再打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学者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正式撤回



方舟子再打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学者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正式撤回方舟子再打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学者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正式撤回

年度重磅活动,欢迎报名参与,超百家媒体全网扩散传播:【产业图谱+行业盘点】你是“中国数据智能产业最具商业合作价值企业”吗?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也可直接提交报名表。

方舟子再打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学者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正式撤回




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据 · 改变商业


数据猿报道 10月9日,《科学》(Science)杂志撤回了7月10日中国学者发表的在燃料电池领域的一篇重磅论文——《电场诱导异质界面金属态构建超质子传输》(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副教授吴艳,通讯作者为该校副研究员宋怀兵及教授朱斌。

这篇发表仅3个月的论文,是中国学者Science论文首次被撤。

一个多月前,《科学》杂志发表了对这篇论文的“编辑部关切”,表示论文可能存在数据真实性问题,文章中的两张图片与此前朱斌担任共同作者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中的数据图非常相似,涉及的论文题目为“Enhanced ionic conductivity of yttria-stabilized ZrO2 with natural CuFe-oxide mineral heterogeneous composite for low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s”。

方舟子再打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学者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正式撤回

论文作者在撤稿声明中称,这是一个“意外错误”:出现问题的图片曾作为示意图被保存在实验数据库中,因出稿时间正值新冠流行期间,作者们被隔离导致交接不畅,使用了错误图片。根据“撤稿观察”网站(RetractionWatch)的报道,通讯作者之一的朱斌通过邮件向撤稿观察表示,包括他本人在内的部分作者不同意撤稿,理由是虽然存在错误,但文章本身具备独立性、真实性和可重复性;而且《科学》杂志有时允许作者对有问题的文章进行勘误,而非直接撤稿。

据悉,该问题首先被方舟子发布在个人博客上,而后引起了“学术打假”学者 Elisabeth Bik 的关注。Bik认为,从论文数据在 PubPeer 上被质疑到《科学》杂志撤稿仅用时 57 天,这是一个非常迅速的处理。

论文作者因疫情隔离而导致的数据混乱的理由虽然合理,但这个错误使人对研究的有效性产生怀疑,因此撤稿是一个合理的决定。她希望“这些错误能鼓励研究者更好地记录实验室笔记和文件名”,也希望“杂志能考虑允许作者重新提交他们修订后的工作”。

该论文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能源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的原创性成果。当时,该成果在国内被广泛报道。

方舟子再打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学者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正式撤回

高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开发是解决目前燃料电池应用的关键挑战。不过,科学家始终未能找到成熟的提高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方法。

上述研究研发了一种新的高电导率电解质材料(NaxCoO2 / CeO2复合材料),并利用半导体异质界面场诱导金属态,把电解质材料电导率提升了3个数量级。

据中国地质大学官网的报道称,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优良质子传输材料和应用提供了创新思路,为质子限域传输提供了科学方法”。

然而,8月10日,论文刊发仅一个月后,该论文的图片就被质疑。紧接着,有不少网友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质疑焦点集中在两张附件图片上。

方舟子再打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学者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正式撤回

图 S9b 与 2018年发表的论文“The composite electrolyte with an insulation Sm2O3 and semiconductor NiO for advanced fuel cells”中图8高度相似。

方舟子再打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学者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正式撤回

图 S10,与2017年发表的论文“Enhanced ionic conductivity of yttria-stabilized ZrO2with natural CuFe-oxide mineral heterogeneous composite for low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s”中图8b十分相似。

方舟子再打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学者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正式撤回

而3篇文章的通讯作者都有朱斌。

还有网友指出,这3篇文章虽然主题相同,但实验中使用了3种不同的物质材料,之间并没有关联,因此对这3种不同材料的实验曲线重合表示质疑。

方舟子再打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学者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正式撤回

9 月 4 日,《科学》杂志刊登了一则“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其公开表明,有两个独立的消息源向期刊指出,该论文 S9B 和 S10 两张图与此前朱斌担任通讯作者的另外两篇论文中的数据相似,可能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科学》杂志编辑部将等待作者单位的调查结果。

在收到已发表论文的投诉或质疑后,编辑部首先会启动内部审查,得出初步结论,确定指控证据是否合理,然后将指控内容和内审结果通知通讯作者。在这份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公布的同时,意味着作者单位已经启动了内部调查。一般来说,调查复核限期为3个月。

方舟子再打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学者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正式撤回

撤稿意味着这一调查就此结束,不过这份声明背后是否另有隐情,外界不得而知。而且也再次提醒科研人员,论文(图片)错误无小事,做科研要时时如履薄冰。

—— / END / ——

以下内容更精彩


2019数据猿年度金猿榜:

2019大数据产业趋势人物榜TOP 10

●2019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企业榜TOP 15

●2019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产品榜TOP 40

2020年度金猿榜,尽情期待!

2020数据猿《#榜样的力量#寻找新冠战“疫”,中国数据智能产业先锋力量》大型公益主题策划活动:

●《新冠战“疫”——中国数据智能产业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榜

●《看过大佬们发的朋友圈之后,我相信:明天会更好,明年定会春暖花开》条漫

方舟子再打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学者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正式撤回

方舟子再打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学者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正式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