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体详细了解
用已经有的数据类型,来组合成我们需要的、复杂的数据类型;
结构体定义:
- 结构体的引入是为了描述包含有不同类型数据组合而成的数据。单独定义变量也是可以的,但变量彼此之间没有形式上的关联,容易出错,不成整体,没有封装;
- 结构体把多个数据项打成一个包,用统一的变量名来访问,逻辑上比较清楚,访问控制也比较简单清晰;
- 结构体(structures)是由其他数据类型组合而成的新的数据类型;
- 结构体建立在对实际数据对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数据类型组建新的组合类型;
- 结构体是系统开放给用户的一种组建数据类型的方法,定义了结构体就定义的新的类型;
- 有了新的数据类型,可以进一步的声明该类型的变量和指针;
结构体定义格式:
struct 结构体名字 /*可以是任意的标识符*/
{ 成员列表 }; /*记得有分号*/
就是声明了一个人的有名字身高和体重,然后顺便定义了p1和p2两个人
然后例子如下:
创建了对象之后通过点...来访问结构体中的变量
当对象的指针的时候,访问应该用->访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