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 实验

MPLS 实验

一、实验拓扑图:
MPLS 实验
实验要求:
1.如图连接拓扑,合理规划IP地址,R1、R5、R6、R7各有一个环回,IP地址分别为192.168.1.0、192.168.2.0、
192.168.3.0、192.168.4.0
2.AS 100内使用IGP协议为OSPF,如图运行动态路由协议
3.要求R1-R5之间启用MPLS v*n;R6-R7之间启用MPLS v*n
4.将两条v*n进行合并
5.R6-R7之间使用OSPF协议,要求R6-R7之间的私有IP地址通讯优先使用MPLS

实验步骤:
1.在R1—R7路由器上配置各自环回地址和接口地址。
R1:
MPLS 实验
R5:
MPLS 实验
其余路由器均做以上操作。
2.AS 100内运行IGP协议——OSPF
R2:
MPLS 实验
R3:
MPLS 实验
R4:
MPLS 实验
查看OSPF 邻居表:

MPLS 实验
MPLS 实验
MPLS 实验
3.要求R1—R5启用MPLS v*n
1.在PE端R2上创建v*n-instance(VRF)——ccna
MPLS 实验
将接口划入VRF中,同时需要重新配置接口IP地址
MPLS 实验
2.PE端运行IGP协议(RIP)
MPLS 实验
3.PE之间**建立v*nV4-BGP能力,同时开启传递RT参数的功能
MPLS 实验
4.在ISP内部启用MPLS技术
配置MPLS LSR-ID(该地址必须可达)
[ R2 ] mpls lsr-id 2.2.2.2
开启MPLS功能
[ R2 ] mpls
[ R2 -mpls ]
开启支持MPLS LDP功能
[ R2 ]mpls ldp
[ R2-mpls-ldp ]
MPLS 域内的接口开启MPLS以及MPLS LDP功能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23.1.1.1 255.255.255.0
mpls
mpls ldp
查看 MPLS LDP 会话关系MPLS 实验
5.将PE端的VRF中路由重发布进入v*n-instance
MPLS 实验
查看学到的路由:
MPLS 实验
6.将VRF中的BGP路由重发布引入VRF中的IGP协议中
MPLS 实验
R4做相同操作MPLS v*n
R1、R5运行RIP 100:
MPLS 实验
MPLS 实验
R6、R7之间运行MPLS v*n技术,操作如上述R2。
R6、R7运行OSPF 1
在PE端R2、R4上创建VRF——ccnp
MPLS 实验
PE端运行IGP协议(OSPF)
MPLS 实验
将PE端的VRF中路由重发布进入v*n-instance
MPLS 实验
将VRF中的BGP路由重发布引入VRF中的IGP协议中
、6MPLS 实验
此时R1——R5 运行MPLS v*n -ccna成功;R6——R7运行MPLS v*n-ccnp成功。

要将两条v*n合并在一起,只需要将ccna的RT值加入到ccnp中,即可实现该功能。
MPLS 实验
R6、R7使用OSPF 1
MPLS 实验
MPLS 实验
在R6与R7之间建立一条专线,因为ISP相当于一个超级骨干区域,所以R6、R7走专线传递的为1类LSA ,而R6、R7走MPLS v*n 则为3类LSA,1类永远优于3类。所以R6、R7会优先选择走专线。

要使R6、R7优先走MPLS ,只需将专线处接口的OSPF 度量值增大并且在PE端R2、R4上做一条sham-link链路。
MPLS 实验
MPLS 实验
MPLS 实验
MPLS 实验
此时,R6、R7会优选MPLS v*n。

实验结果:
R1 ping R5:
MPLS 实验
R6 ping R7:
MPLS 实验
查看v*n-ccna:
MPLS 实验
查看v*n-ccnp:
MPLS 实验
R6、R7优先通过MPLS v*n
MPLS 实验
MPLS 实验
MPLS 实验

合并后:
R1 ping R 7:
MPLS 实验
R6 ping R5:
MPLS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