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2:30,今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校全体新教师,在九里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多功能厅一起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教师节:西南交通大学欢迎新教师座谈会暨庆祝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再获佳绩座谈会在此隆重举行。
校党委书记顾利亚、副书记王顺洪、朱健梅、何云庵,副校长蒋葛夫,相关职能部处及学院领导、老中青教师代表和师德先进教师代表、百余名新教师等共同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充满喜庆的气氛,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吴鹿鸣等教授带着喜讯来到会场。今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揭晓,四川只有我校和两所高职学院等4项成果荣获一等奖,我校占据了四川省获该奖项的“半壁江山”,高等教育类成果均被我校囊括。它们是吴鹿鸣教授主持完成的《以“质量工程”为航标,构筑我国领先水平的机械基础教育教学平台》、冯晓云教授负责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整体建构电气工程教育体系,培养轨道交通一流人才》。 9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吴鹿鸣教授和冯晓云教授作为获奖教师代表接受了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不仅如此,今年我校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其中本科6门,网络3门,数量为历年最多,位居四川省高校之首。彭其渊教授获得
国家教学名师。电气学院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所有的成绩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座谈伊始,何云庵副书记就宣读了学校庆祝教师节致全体老师的贺信,给大家带去了节日的慰问和祝福。
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的代表在座谈会上畅谈了他们的获奖感言。吴鹿鸣教授强调教师对学生要始终充满爱,要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也注重创新教学理念、构筑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体系;他倡导老师以“科研为引导、教学为主体”厚德树人。王英教授代表冯晓云教授的团队则指出,13年来,她们的团队在工作中成长,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壮大,创新性地构筑并实施了“一个方案,两条主线,三个支撑,一个机制”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辐射于全校本科学生,建立了人才培养的社会广泛参与机制。
学校一举取得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让与会老师倍感骄傲和自豪。对一名新教师而言,他们应该如何更好、更快地担当重任呢?老中青教师代表邓介曾、陈光、郝莉教授热切地和新教师们交流了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感悟、体会,他们把职业看成事业追求的不懈努力,他们对团队精神的理解。新教师代表邓自刚、张长玲表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们将用行动来践行教师的神圣职责,诠释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深刻内涵。
校党委书记顾利亚代表学校向获得奖励的老师们表示了祝贺。她说,感谢老师们用实际行动为学校添光增彩,也感谢新老师们选择交大作为成长的土壤;她希望学校能够涌现出更多的“黑马”,更多的优秀教师,形成“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观。顾书记给新教师们提出了4点希望:弘扬“竢实扬华 自强不息”交大精神;传承“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爱国爱校优良传统;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学术;严谨笃学、勇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