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应用+币天销毁和刷信誉(恶意踩)
区块链的应用场景真的好多,不过最重要的是多学习,不然就算摆在眼前都发现不了。
今天介绍一下币天销毁这个理念,我觉得这是一个天才的想法。它能将信誉从道德约束硬生生地回归到算法约束。既然这么厉害,那我们就来看一下它是怎么做到的吧。
一、概念介绍
先来看看维基百科对比特币币天销毁的介绍吧。币天销毁=BTC*金额在账上保留的天数。我在图片中用红色框标出了一个例子,大致意思就是如果某人有100BTC,在账上保留了一周后进行了交易,那么 币天=100BTC*7DAYS=700币天销毁。
二、场景模拟
我这里用一个通俗的场景模拟解释一下,假如A同学在支付宝里有1000块钱,存了10天了。某天他想增加以下自己的信誉积分,于是和一个朋友开始交易。用1000块钱在两个账户里来回转了好几次,钱一分没少,信誉蹭蹭往上升。但理论上,这种事用道德来约束显然是无效的。
所以我们要引入刚刚介绍的币天销毁概念。币天销毁在多次交易中效果非常明显。A同学第一次交易时,币天=1000*10=10000币天,第二次交易时,因为是短时间交易,币天≈1000*0=0,以后每一次短时交易都是0,所以说,刷信誉的行为,币天销毁总量是基本一致的。这也是维基百科的例子中第二句话。
三、应用
1.刷信誉积分
利用同一笔资金在两个账户之间反复交易获得积分,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发现并制止一部分这种行为的发生,但本质上还是要依靠币天销毁来约束。使用环境就如同上文的场景模拟。
2.恶意点踩行为
自媒体时代,媒体人的水平参差不齐,必然会有水文出现,但是也常常出现有些人或机器人恶意踩的行为。恶意行为固然恶心,但是除了人为辨别,也没有什么好的自动化办法处理。引入币天销毁作为评价权重,利用用户的积分*天数作为币天,点踩会把币天销毁。也就是说,第一次踩的时候,币天销毁是很大的,差评的权重是很高的。但是恶意踩一般都会踩很多人,那么第二次第三次踩的时候,币天是几乎接近零的。
3.币圈大户行动暗示
币市的交易量,有时候不一定是真实的。比如B同学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自己的账户一大笔钱,再转回来,重复来回转很多次,交易量暴增,但实际上币天销毁量几乎不变。从另一方面说,大户屯币,短时间也不会卖,那币天是非常高的。如果某一天,一个大户把币卖出,币天销毁量暴增,还是能提示一些信息的。
学习过程中发现区块链应用,真的很有意思。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