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系列 - 稳定币(Stable Coin)
稳定币 (Stable Coin)
中国金融科技青年论文(2019): <<区块链数字货币监管技术研究-以区块链稳定币为例>>
稳定币的背景知识
- “数字稳定代币”(Stable Coin,也称稳定币)是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的一种特殊数字货币,通过和法币(或其他现实资产)保持相对稳定的价值关系,能够被用于作为法币和数字货币以及数字货币之间进行兑换的中介物,有效降低由于市场波动带来的交易风险,简化数字货币之间的兑换过程,在数字货币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 稳定币项目为了维持价格稳定属性,对公信力的需求很高,会主动公布大量的项目信息,甚至会主动接受监管
- “稳定币”是一种具有价格稳定属性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目前大多数是以附属代币的形式出现。
- 稳定币既具备法币稳定的价值特征,又能够与数字货币便捷兑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法币的避险功能,简化交易过程。
-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国正在推进的法定数据货币通常是基于自行开发的底层区块链,由于政府先天的公信力,政府背景的公链也有可能成为稳定币的底层公链。
区块链数字货币
- 原生币: 比特币,以太币
- 附属代币: 比特币中的彩色币,以太坊中基于智能合约的ERC20代币, 稳定币
- Omni协议和智能合约协议是稳定币逻辑层通常使用的编程语言
- Omni协议主要用在比特币网络中,通过在比特币交易中的op_return参数上构造特殊数据,记录代币发行、代币交易等操作数据
- 智能合约协议是以太坊、EOS等新一代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组件
- Omni协议和智能合约协议是稳定币逻辑层通常使用的编程语言
区块链技术的优点:
- 数据公开且不可篡改,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 数据记录过程采用数字签名技术,具有不可否认的特点
- 数据操作过程公开透明,具有较高的公信力
稳定币基本特征
(1)部分主流稳定币的情况(截止到2018年10月)
(2)系统架构
(3)稳定币价格稳定机制 (核心机制)
- 法币储备抵押模式: 可以预测随着稳定币市场的逐渐扩大,更多在传统金融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组织机构会加入到此领域,最终产生由国家提供信任的法定稳定币
- 数字资产抵押模式: 目前数字资产仍处于蛮荒阶段,资产价值的变化非常剧烈,在这种背景下,数字资产抵押模式很难维持价格稳定
- 算法央行模式: 利用基于算法的稳定币来解决由于用户不信任算法产生的价格波动问题,似乎是一个悖论
目前占主流的监管机制是基于法币抵押的模式
稳定币监管需求
- 必须满足对价值稳定的监管需求
- 必须满足合规性的监管需求 (KYC AML)
监管框架
监管核心机制
数据监测架构
违规处理
稳定币的智能合约需要具备的功能
世界上首批受政府监管的稳定币是GUSD和PAX,它们受美国纽约金融服务局的监管。
阿里巴巴在美国专利局提交了一份专利,使区块链系统能够接受行政干预,当智能合约出现安全问题或者攻击事件时,受政府机构掌控的特殊账号可以通过发送干预指令,使区块链系统中的共识节点拒绝验证特定交易,从而达到撤销不安全操作、锁定涉嫌犯罪账号的监管目的
- 常见管理功能
- 暂停/重启稳定币合约
- 锁定/解锁特定账号
- 发行/销毁代币
- 扩展功能
- 开启/关闭特定功能
- 黑名单管理: 监管机构可以通过稳定币核心程序提供的API接口更新黑名单列表,实现直接管理
- 交易审批: 稳定币项目可以在代码中设计针对交易的审批机制,阻止非法交易被确认。
- KYC
- AML
- 基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交易撤销
- 利用手续费攻击撤销交易: 监管方可以在发现恶意交易后,立刻创建相矛盾的、高手续费的交易,人工在区块链网络中造成节点分歧,使恶意交易被撤销
- 利用分叉攻击撤销数据: 在稳定币系统运行中,如果出现严重违规事件,监管机构可以更改共识,使大多数区块链节点不遵循最长链机制,而是根据共识结果选择指定的区块位置继续更新,抛弃原本最长链中的部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