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数据学习 复盘(一)
oracle 数据库学习可分为
(1)了解oracle的基本知识
(2)学会oracle数据库和客户端的安装
(3)掌握oracle的常用工具以及如何配置oracle数据库的各种文件
(5)针对语法类的学习
(一) oracle服务器的组成:
oracle由oracle实例和oracle数据库组成,
oracle数据库—存放我们的数据
oracle实例—内存+后台进程—实现我们对数据的操作
(1)oracle实例可以分为内存结构和后台进程
内存结构如下:
共享池–由库缓存和数据字典缓存组成,用于sql语句的编译和执行
数据缓冲区:用户一般直接从数据缓冲区对数据进行操作,而不是从磁盘读取,这样子语句命令比较快
日志缓冲区:缓存日志
large 池:为了进行大的后台进程操作而分配的内存空间,主要指备份恢复、大型IO操作、并行查询等
stream 池:为了stream应用而分配的内存空间
java 池:为了java应用而分配的内存空间。
(2)oracle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如图:
表空间是数据库逻辑结构的最大单位,表空间的大小等于所有数据文件大小的总和,
创建表空间的语法:
CREATE TABLESPACE tablespacename
DATAFILE ‘filename’ [SIZE integer [K|M]]
[AUTOEXTEND [OFF|ON]];
段由一组区组成;区为段分配空间,区由多个数据块构成;据块是Oracle服务器所能分配、读取或写入的最小存储单元,Oracle服务器以数据块为单位管理数据文件的存储空间。
(3)oracle的工作原理,如图:
如上图,数据库处理过程可以简单的描述为:
1,用户在其机器上运行基于Oracle的应用程序(如:SQL*PLUS、PL/SQL Developer等),即启动用户进程。
2,客户机、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Connect)。
3,服务器为用户建立会话(Session),并为该会话建立一个PGA(Program Global Area,程序全局区)以存储与该会话相关的信息。在同一个连接中,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会话。
4,启动服务进程,由该服务进程负责执行该会话的各项任务。
5,用户进程发送SQL语句(select、update、commit…。)
6,服务器进程解析、编译、执行SQL语句,然后将结果写入数据库并返回结果给用户进程。
7,用户进程接收返回的SQL执行结果。
8,在应用程序中显示SQL执行结果。
(三) 操作1.1
show user–显示当前用户
desc scouser–描述 scouser
desc scott.emp–显示scott用户下的emp表格
desc all_objects-- 显示所有对象结构
select object_name,object_type from user_objects–显示user用户所拥有的对象名和对象类型等
select file#,name from vcontrolfile–显示控制文件的信息
select name,created,log_mode,open_mode from **vdatabase数据字典
select host_name,instance_name,version from vprocess
-----显示后台进程信息
select group#,members,bytes,status,archived from vlogfile —显示日志文件的信息
elect tablespace_name,block_size,status,contents from dba_tablespaces;----显示表空间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