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率这么高…要你何用?
在App使用的每个环节中都可能有用户流失,每一步都有流失的可能性,找到流失的关键节点对每个运营人员都至关重要。所以建立使用漏斗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1. 什么是漏斗模型?
漏斗模型是一个看似简单的评判产品健康度的数据工具,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产品每一个设计步骤的数据反馈得出产品的运行情况,然后通过各阶段的具体分析改善产品的设计,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漏斗模型普遍适用于互联网产品:网站、APP、客户端,用户从刚进入到完成产品经理设计的产品目标时,中间的步骤肯定会发生损耗,在很多时候,这个损耗还很大。比如,用户进入一家电商网站,到浏览商品,到把商品放入购物车,最后到支付,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的用户流失损耗,没有产品能够做到100%的转化。
今天我们通过案例来讲一下如何通过U-App建立使用漏斗模型。
2. 如何建立漏斗模型?
第一步:集成U-App自定义事件统计,收集数据;
第二步:根据产品预设操作顺序完成漏斗设置;
第三步:次日可在[功能使用]-[事件转化率]中可查看漏斗数据,能够清楚看见每个步骤的转化情况。
操作时应注意:
1.数据异常—如果出现某步没有数据或数据量少的情况,应检查你的漏斗设置是否合理,如用户没有按既定路径点击按钮,漏斗就会出现数据异常的情况。以此也可以判断产品经理设计的路径是否合理。
2.漏斗优化—用户从点击到完成转化的路径可以有多种,你可以根据多种组合路径分别设置漏斗模型,由此对比不同漏斗的转化情况,对产品优化和后续运营提供数据支撑。
3.自由切换— 事件转化率页面可实现多个漏斗间切换、交叉选择版本和渠道、选择查看时段、查看数据类型的功能。
3. 举例:电商APP
电商应用如何通过漏斗模型进行产品优化?
如图可发现:支付到完成交易的转化率是95.2%,订单到支付的转化率是83.3%,这两步的转化率已经比较高。而购物车到订单的转化率69.4%,相对较低。
此时应该具体分析下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例如:UI设计、交互体验、功能设置、产品性能等多方位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从而进行产品优化。
一般情况下,电商类App可能造成用户流失的原因:
首页:首页的流失率往往较高,可能是用户被投放的广告吸引,进入后发现与预期严重不合,造成流失。
商品列表:客户通过检索或推荐到列表页面但没找到合适的产品,流失会明显提高。
商品详情页:如果商品的详细描述与列表页图片不符或者评价过低,流失会明显提高。
购物车:加入购物车不付款的情况也多有发生。比如,我经常将喜欢的商品加入购物车,期待有人帮我清空它。此类用户有较强的购买需求,因此,可通过圈定已加入购物车用户群体,进行精准推送促销信息,刺激用户完成购买。
生成订单:生成订单页面步骤过多都可能导致流失。例如,我前两天在某电商网站买书,从下单到完成付款需要6步,每一步都会造成用户流失,优化购物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付款:这个步骤的流失可能与App内付款方式、支持平台等原因有关,尽量给客户多些选择。
在运用漏斗模型进行运营分析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是:关键路径的转化率。确定整个流程的设计是否合理,进行优化。通过漏斗模型,了解用户真正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好优质的服务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