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知识体系总结2——运行时数据区

          上一篇文章讲了JVM由三部分组成: 类加载子系统,运行时数据区,执行引擎。类加载系统负责.class文件的加载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详细的讲解,执行引擎负责字节码指令执行及内存的管理,现在我们来讲一下关于运行时数据区

       JVM知识体系总结2——运行时数据区

     

      堆:平时new创建的的对象和数组存放的空间,GC的主要发生空间堆不再被线程所独有而是共享的一块区域,它的确是用来存放对象实例,它还能细分为: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老年代(Old Generation)。对于新生代又分为Eden空间、From Survivor空间、To Survivor空间

JVM知识体系总结2——运行时数据区

 

      方法区:JDK1.8之前方法区叫持久代,现在叫元空间,存放一些static定义的静态成员

      程序记录器:每个线程独享,记录程序的运行位置,字节码执行引擎去改变他的值,这是JVM规范中唯一一个没有规定会导致OutOfMemory。

     :栈是线程隔离的,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独立的虚拟机栈(线程栈)栈里面存放的局部变量。这些局部变量有的是对象,这些对象是在堆里面,栈里面放的是这个对象的地址。一个栈里面又为每个方法分配一个空间,这个就叫栈帧(数据结构FILO 栈,先进后出和程序的执行顺序一致主方法后结束),图中标注的就是一个main线程的栈帧。一个栈帧里面又有四个部分: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变量操作的缓冲空间类似于寄存器),动态链接,方法出口

     本地方法栈:native 底层使用C,为了和C语言系统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