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MD07中可供货天数的计算

SAP的MRP是PP模块的核心功能。因为诸多参数的复合作用,解读MRP结果的来龙去脉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让我们来一起看看MRP运行结果评估的相关功能吧。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MD07,也就是集中显示库存需求清单功能。

因为初始数据选择界面比较简单,在此不细述。我们直接来看一下“库存/需求清单:物料清单”的内容。

解读MD07中可供货天数的计算

先看Tool Bar上的三个功能按钮:

            解读MD07中可供货天数的计算 :选中下面物料清单中的某一行,然后点击此功能按钮进入该物料的库存需求清单。不过直接双击物料行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这个按钮利用率并不高;

解读MD07中可供货天数的计算:定义信号灯。下面再说明这个功能;

解读MD07中可供货天数的计算:例外信息组。列出当前的系统中例外信息是如何分组的。

下面再来看看下部的物料清单部分(含义比较简单的就不说明了):

Light:信号灯,它的设置可以由每个计划员按照自己的需求使用 解读MD07中可供货天数的计算 进行定义。

Valid From Data:表示可替换件的有效起始时间。

StckDS:全称为Stock Day’s Supply without receipt 。 其含义是无预收货时的库存可供货天数,也就是说不考虑生产订单、采购订单等预收货元素,只考虑工厂下的可用库存时能够供应几个工作日的需求。

简单以下例进行说明:

       当前(今天)库存 = 240 件

       第一天:90 件需求  =>   库存=150 件  (注:明天开始为第一天。)

       第二天:70 件需求  =>   库存=80 件

       第三天:100 件需求 =>  库存不足

       可供应天数 = 2 个工作日+ 80/100

                          = 2.8 个工作日 (注:也就是从明天开始算起,今天的240件库存可满足2.8个工作日的需求)

另外,系统还可以通过后台客户化(Define Receipt Elements for Receipt Day’s Supply)来设置:计算这个可用库存值时是否考虑安全库存。比如说一个物料现有库存100件,安全库存设置为20件,如果不考虑安全库存,那么可用于需求的可用库存量就是100件。如果考虑安全库存,则可用于需求的可用库存是100-20=80件。在现在的例子中不考虑安全库存因素。

1st RDS:First Receipt Days' Supply。其含义是:包括可用库存在内,再加上第一类预收货元素能够供应几个工作日的需求。

2nd RDS:Second Receipt Days' Supply。指包括可用库存在内,再加上第二类预收货元素能够供应几个工作日的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后台客户化(Define Receipt Elements for Receipt Day’s Supply)配置第一类预收货元素和第二类预收货元素不同,比如我们可以定义第一类预收货元素只包含确切的预收货元素(生产订单、发货通知这一类通常被认为属于确切的预收货元素),而第二类预收货元素则包含确切的和一般确切的预收货元素(一般确切的收货元素通常指Firm计划订单或者分配了生产版本的计划订单或者Firm采购申请,这类收货元素相对于订单而言确定性不强)。

比如说,我们可以定义第一类收货元素包括:生产订单、采购订单/发货通知/计划行/交货行、收货预留。

同时定义第二类收货元素在第一类预收货元素的基础上增加Firm计划订单和Firm采购申请。

1~8(例外信息组):说明该物料的MRP结果中存在多少个数字分组下的例外信息。(注:例外信息组是将各种例外信息分组的结果,客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例外信息重新分组,这可以通过客户化配置实现。还可以通过信号灯设置出现哪组例外信息时信号灯要有所体现)。

 Plant Stock:显示该物料在工厂下的可用库存。

Safety Stock:显示该物料的安全库存。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StckDS / 1stRDS / 2ndRDS 

首先,我们在客户化配置:Define Receipt Elements for Receipt Day’s Supply中对预收货元素进行如下配置:

解读MD07中可供货天数的计算

这个配置表示:

Prd/Prc(生产订单/流程订单):同时包含在两类预收货元素中;

PO/SN/SL(采购订单/发货通知/计划行/交货行):同时包含在两类预收货元素中;

QM-Ins(质量检查点):同时包含在两类预收货元素中;

Fix.PR(Firm的采购申请):仅包含在第二类预收货元素中;

FPOrd(Firm的计划订单):仅包含在第二类预收货元素中;

APOrd(分配了生产版本的计划订单):不包含在任何类别的预收货元素中;

RecRes(收货预留):同时包含在两类预收货元素中;

Sh.N(发货通知):同时包含在两类预收货元素中;

 

在完成上述配置后,我们来考察如下样例:

解读MD07中可供货天数的计算
       
            上面这个图表示R-B103这个物料的StckDS / 1stRDS / 2ndRDS 都是 -16.9  ,我们再来看它的库存/需求情况:

 解读MD07中可供货天数的计算 

这个物料当前库存10 个,10月13日有100个需求。今天是11月4日,这10个库存可以满足10月13日那天: 10/100 = 0.1天的需求,由于10月13日是已经过去的时间,因此也可以表达为有0.9天的需求不能被满足,或者说可满足10月13日那天- 0.9天的需求。从10月14日一直到今天,共计16天,因此,库存可供货天数( StckDS ) 就是 - 16.9天。

这个物料虽然也存在生产订单和FIRM计划订单,但是由于从时间上看都落在10月13日后面,最早在13日的需求并不能被这些订单满足,因此1stRDS和2ndRDS也都是 - 16.9

 

我们再来考察一下这个物料的另外一个库存/需求场景:解读MD07中可供货天数的计算

 解读MD07中可供货天数的计算

这个场景下,需求出现在11月17日,需求100个,当前库存10个。今天是11月4日,从明天(11月5日)到11月16日,共有8个工作日无需求,也可以说这些工作日的需求完全可以被10个库存满足。到11月17日,需求100个,库存10个,可满足天数为10/100=0.1天,因此StckDS为8+0.1 = 8.1天。

 1st RDS考虑库存和生产订单,同StckDS一样,从11月5日到11月16日一共8个工作日无需求,可满足。17日当天,供给数量为10个(库存)+10个(生产订单)=20个,可满足天数为20/100=0.2天,因此1st RDS=8.2天。

 2ndRDS考虑库存和生产订单及FIRM计划订单。计算结果为8.4天。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SAP在计算可供货天数时,是从当天之后的一天开始算为第一天的,比如今天是11月4日,则11月5日开始视为第一天(工作日)。

例如:

  • 如果第一个需求落在明天(11月5日),需求100个,库存10个,那么StckDS=10/100=0.1天。
  • 如果第一个需求落在今天(11月4日),需求100个,库存10个,那么StckDS=1-(10/100)=-0.9天。

 

信号灯设置

单击解读MD07中可供货天数的计算  ,显示如下画面:

解读MD07中可供货天数的计算

 在这里你可以设置关于StckDS / 1stRDS / 2ndRDS小于等于多少时显示红灯或黄灯或绿灯,也可以设置出现哪组例外信息时显示对应的信号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