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 静态成员与友元
1.调试下列程序,写出输出结果,并分析输出结果。
解释:构造函数进行赋值,所以A分别等于6和8,静态成员函数B第一次赋值时,B=100-6=94,第二次赋值B=94-8=86。
2.分析并调试程序,完成下列问题。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y
{
public:
My(double i=0){x=y=i;}
My(double i,double j){x=i,y=j;}
My(My&m){x=m.x;y=m.y;}
friend double dist(My&a,My&b);
private:
double x,y;
};
double dist(My&a,My&b)
{
double dx=a.x - b.x;
double dy=a.y - b.y;
return sqrt(dx*dx+dy*dy);
}
int main()
{
My m1,m2(15),m3(13,14);
My m4(m3);
cout<<"The distancel:"<<dist(m1,m3)<<endl;
cout<<"The distance2:"<<dist(m2,m3)<<endl;
cout<<"The distance3:"<<dist(m3,m4)<<endl;
cout<<"The distance4:"<<dist(m1,m2)<<endl;
return 0;
}
(1).指出所有的构造函数,他们在本程序中起什么作用。
答:程序的第7,8,9行为构造函数,第7行的作用是设置对象的默认值,第8行的作用是对对象进行赋初始值,第9行的作用是对已知对象的值进行拷贝到对应对象上。
(2).指出设置默认参数的构造函数。
答:第7行。
(3).指出友元函数。将友元函数放到私有部分,观擦结果是否有变化。
答:第9行为友元函数,
结果没有变化。
(4) 写出输出结果,并分析输出结果。
分析:主函数创建4个对象,进行构造函数赋值后,分别对应4个点的坐标,而友元函数执行的是计算这几个点之间的距离,所以结果便如上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