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连接
RTT(Round Trip Time) TCP从发送数据包到收到响应消耗的时间。
TCP需要解决的是 可靠传输以及乱序的问题。
-
tcp超时重传
发送数据之后开启一个计时器,一定时间内如果没有得到发送数据包的ACK报文, 那么就重新发送数据。
参数 RTO(Retransmisson Timeout) 设置长,重发慢没有效率,性能差,设置短,重发快网络拥塞,更多超时。 -
tcp滑动窗口
可靠性、流控
滑动窗口根据接收方接收数据的情况对发送方进行流量控制,从而减少网络负担。
字节流分为四部分:
- 收到ack确认数据 2. 发送了还是没收到ack 3. 在窗口中还未发出去 (接收方还有空间)4. 窗口以外
根据接收端传来的tcp头部字段 window的大小调整滑动窗口的大小。
- 拥塞窗口
发送端与接收端中间设置的传输能力
滑动窗口仅仅依赖于连接的发送端以及接收端,网络中间过程不能体现。(例子:网络延迟增大,丢包,重发,拥塞,更大延迟以及丢包)
设置拥塞窗口来表示发送端以及接收端中间过程的传输能力。然后对应拥塞控制算法。
- 拥塞控制
慢启动 将拥塞窗口设置为1, 然后拥塞窗口指数级增长
拥塞避免 当拥塞窗口大小等于慢开始门限阈值,执行拥塞避免,拥塞窗口线性增长。
当出现超时时,将慢开始门限设置为出现拥塞时拥塞窗口大小的一半,然后拥塞窗口设置为1,执行慢启动。
快速重传
- 接收方收到一个失序的报文段立即发送ack给发送方
- 发送端收到三个重复确认之后就开始重传,不用等到RTO超时
快速恢复
发送端出现超时重传或者连续收到三个重复确认号,执行乘法减小,将慢开始门限减半,但是不执行慢启动算法,而是将拥塞窗口设置为慢开始门限减半之后的数值,然后执行拥塞避免算法(加法增大)。
- TCP流量控制
发送端以及接收端的发送、接收速率大小影响网络性能,最好能够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流量控制的本质也是对发送端发送速率的控制。
接收方每次收到数据包,在发送ack报文的时候会将接收缓存区窗口大小告诉发送端。当发送端收到之后,就会调整发送端发送窗口的大小。当发送端发现接收端窗口大小为0时,停止发送,防止出现大量丢包。
但是什么时候让发送端再发送数据呢? 发送端停止发送的时候开启一个定时器,每隔一段时间发送测试报文询问接收方,是否可以发送,接收端回复当前接受窗口的大小。接受窗口大小为0,重新启动定时器。
- tcp各种信号
6位标志位: URG(紧急指针) ACK PSH(接收端是否立即读取)RST(重新建立连接)SYN(请求建立连接) FIN(告诉对方本端要断开连接)
- tcp连接与关闭
tcpudmp 从第三个报文段开始,序号值以及确认值都是相对于初始值的偏移。
tcp连接时全双工的,允许两个方向数据传输被独立关闭。发送端发送结束报文段给对方,通知本端已经完成数据发送,但是允许数据接收,直到对方也发送结束报文段关闭连接。
这种状态称为半关闭状态。
tcp状态转移
为什么需要三次挥手、四次握手
TIMEWAIT状态
发送端收到接收端结束报文段并不直接进入CLOSED状态,而是进入TIME_WAIT状态,等待2*MSL(Maximum Segment Life)报文段最大生存时间,才能关闭。
原因一: 可靠终止TCP连接
考虑发送端回复接收端结束报文的确认报文段丢失,接收端会重发结束报文段,发送端需要停留在某个状态处理这种情况, 否则发送端会发送复位报文段回应服务器。
原因二:保证迟来的TCP报文段有足够时间别识别并丢弃
如果没有TIMEWAIT状态,新开一个连接与原来的连接具备相同的ip地址和端口,会接收到原来连接的报文段(携带应用程序)。TIMEWAIT下所有回到的报文段都被丢弃。
为什么这个时间是2MSL?
发送端需要确认接收端收到自己的ack, 有两种情况:
- 接收端超时重传FIN
- 接收端收到了ack, 不会发送任何报文
因此发送端等待时间必须为两者最大值,第一种情况需要ack报文生存的最大时间 + 重传fin的最大生存时间,刚好是2MSL
通过设置SO_REUSEADDR选项解决TIME_WAIT状态
为什么要进行三次握手呢?
- 这是为了避免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突然传送到服务端,产生错误。
- 三次握手的过程即是通信双方相互告知***起始值, 并确认对方已经收到了***起始值的必经步骤
**假设客户端发出的连接请求滞留,**然后客户端重发报文,回复报文建立连接。但是此时若滞留额连接请求到访,服务端则会重新新建一个连接。这是错误的,而且浪费资源。
如果是三次握手,服务端收到建立连接请求之后,回复,但是客户端不会理会这个报文(或者说会发送reset报文,但是服务端不会理会)。
建立三次挥手,但是关闭却需要四次挥手的原因?
TCP是全双工的,可以单独关闭某个方向的通道。在建立tcp连接时,服务端回复的是 ACK/SYN,其中ACK是用于确认,让客户端知道你的报文我收到了,SYN用于同步建立连接。但是在关闭tcp连接时,服务端第一次回复的是ACK,只是告诉客户端你的报文我收到了。此时只关闭了从客户端到服务端的通信,只有等接收端所有报文发送完成了,才能关闭从服务端到客户端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