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全能性
一、论证思路
资料 |
主张 |
1958年,F.C.Steward取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放入含有植物激素、无机盐和糖类等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这些细胞旺盛地分类和生长,形成一个细胞团块,继而分化出根、茎和叶,移栽到花盆后,长成了一株新的植株。 |
植物体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全能性)。(证实了1902年G.Haberlandt根据细胞学说提出的“离体的植物细胞能够发育成为完整的植物体”预言) |
1962年,J.B.Gurdon等先用紫外线破坏未受精的一种美洲爪蟾的卵的细胞核,然后将小蝌蚪的已分化的小肠上皮细胞核移植到该卵中,结果该卵发育成一个正常的蝌蚪甚至成美洲爪蟾。 |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细胞分化不是由于基因丢失或永久性失活造成的。生长发育是基因开关被打开或被关闭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可逆的。) |
1979年,童第周等将黑斑蛙成体红细胞的核移入未受精的去核卵细胞中,结果卵细胞发育成了正常的蝌蚪。 |
补充证据,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其他证据:1997年,Wilmut培育的克隆羊多利。) |
2006年,山中伸弥采用老鼠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引入少数基因,使特定的成熟细胞重新编程,逆分化为干细胞。 |
补充证据,证明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能干细胞。 |
二、相关资源
一级资源:
G.Haberlandt的预言
F.C.Steward的实验
J.B.Gurdon的实验
童第周的实验
Wilmut的实验
山中伸弥的实验
二级资源:
组织培养形成的胡萝卜植株图
基因的选择表达
三级资源:
J.B.Gurdon
山中伸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