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数据链路层实验测试题
-
MAC地址二进制有( )位,前( )位由IEEE指定给网络厂商。
A. 32,16
B. 48,24
C. 48,16
D. 80,32
MAC地址的长度为48位(6个字节),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如:00-16-EA-AE-3C-40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0-16-EA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分配,而后6位16进制数AE-3C-40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只要不更改自己的MAC地址,MAC地址在世界是惟一的。形象地说,MAC地址就如同身份证上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
-
下面关于交换机的地址学习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来收集地址的。
A. 交换机是通过收集“目的MAC”来实现地址学习功能的
B. 交换机是通过收集“源MAC”来实现地址学习功能的
C. 以上二者都是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PPP验证成功后,将由Authenticate阶段转入什么阶段( )。
A. Dead
B. Establish
C. Network
D. Terminate -
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必须改变它的IP地址和MAC地址
B. 必须改变它的IP地址,但不需改动MAC地址
C. 必须改变它的MAC地址,但不需改动IP地址
D. MAC地址、IP地址都不需改动 -
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有( )
A. 网络拓扑结构
B. 差错控制
C. 物理寻址
D. 流量控制
数据链路层涉及的问题:
- 成帧:怎样组成帧、怎样使接收方识别帧
- 差错控制:帧在传输过程中出错的检测
- 流量控制和可靠传输:仅是数据链路层的选项
- 广播信道中的介质访问控制
介质访问控制技术是局域网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局域网通常使用广播信道。
静态划分信道:
- 频分复用
- 时分复用
- 波分复用
- 码分复用
动态介质访问控制
- 随机访问:用户可随机发送消息,消息可能产生碰撞(冲突)。典型协议如ALOHA、CSMA/CD协议等,其中CSMA/CD协议是以太网的核心。
- 受控访问:如多点线路探询(polling)或轮询,在局域网中使用较少。
CSMA/CD协议:
- 载波监听:“发送前先听”
- 碰撞检测:由于线路的传播时延,单纯靠载波监听并不能完全避免碰撞,因此要”边发送边听“
- 碰撞强化:发送方检测到碰撞后,立即停止发送,并发送32bit或48bit的人为干扰信号,以便让所有用户都知道发生了碰撞
- 碰撞退避:碰撞后等待一段时间重新开始载波检测和发送。
-
局域网数据链路层标准包括( )
A. 以太网
B. 令牌环
C. PPP
D. 令牌总线
-
以下属于数据链路层的设备的是( )
A. 以太网交换机
B. 路由器
C. 网桥
D. 集线器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其内部工作原理为网桥,每一个网络接口被视为一个网段, 因此交换机是一种多接口网桥。
-
下列关于PAP和CHAP认证的正确说法是( )。
A.由于CHAP不以明文发送的密码,所以CHAP比PAP更安全
B. PAP采用了三次握手, CHAP采用了二次握手
C. PAP和CHAP都是PPP的验证方式
D. 配置PAP或CHAP的目的是为了区分呼叫点和安全发面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