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试题(持续补充中)
1.Java语言与其它语言相比,独有的特点是平台无关
2.java的跨平台性指的是编译后的文件跨平台,而不是源文件跨平台。
3.在子类构造方法中使用super()显示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super()必须写在子类构造方法的第一行,否则编译不通过
4.使用CGLib技术直接操作字节码运行,生成大量的动态类会导致持久区jvm堆内存溢出
- Permanent 即 持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主要存放的是Java类定义信息,与垃圾收集器要收集的Java对象关系不大。
- Heap = { Old + NEW = {Eden, from, to} },Old 即 年老代(Old Generation),New 即 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年老代和年轻代的划分对垃圾收集影响比较大。
年轻代
所有新生成的对象首先都是放在年轻代。年轻代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快速的收集掉那些生命周期短的对象。年轻代一般分3个区,1个Eden区,2个Survivor区(from 和 to)。
大部分对象在Eden区中生成。当Eden区满时,还存活的对象将被复制到Survivor区(两个中的一个),当一个Survivor区满时,此区的存活对象将被复制到另外一个Survivor区,当另一个Survivor区也满了的时候,从前一个Survivor区复制过来的并且此时还存活的对象,将可能被复制到年老代。
2个Survivor区是对称的,没有先后关系,所以同一个Survivor区中可能同时存在从Eden区复制过来对象,和从另一个Survivor区复制过来的对象;而复制到年老区的只有从另一个Survivor区过来的对象。而且,因为需要交换的原因,Survivor区至少有一个是空的。特殊的情况下,根据程序需要,Survivor区是可以配置为多个的(多于2个),这样可以增加对象在年轻代中的存在时间,减少被放到年老代的可能。
针对年轻代的垃圾回收即 Young GC。
年老代
在年轻代中经历了N次(可配置)垃圾回收后仍然存活的对象,就会被复制到年老代中。因此,可以认为年老代中存放的都是一些生命周期较长的对象。
针对年老代的垃圾回收即 Full GC。
持久代
用于存放静态类型数据,如 Java Class, Method 等。持久代对垃圾回收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有些应用可能动态生成或调用一些Class,例如 Hibernate CGLib 等,在这种时候往往需要设置一个比较大的持久代空间来存放这些运行过程中动态增加的类型。
所以,当一组对象生成时,内存申请过程如下:
- JVM会试图为相关Java对象在年轻代的Eden区中初始化一块内存区域。
- 当Eden区空间足够时,内存申请结束。否则执行下一步。
- JVM试图释放在Eden区中所有不活跃的对象(Young GC)。释放后若Eden空间仍然不足以放入新对象,JVM则试图将部分Eden区中活跃对象放入Survivor区。
- Survivor区被用来作为Eden区及年老代的中间交换区域。当年老代空间足够时,Survivor区中存活了一定次数的对象会被移到年老代。
- 当年老代空间不够时,JVM会在年老代进行完全的垃圾回收(Full GC)。
- Full GC后,若Survivor区及年老代仍然无法存放从Eden区复制过来的对象,则会导致JVM无法在Eden区为新生成的对象申请内存,即出现“Out of Memory”。
OOM(“Out of Memory”)异常一般主要有如下2种原因:
2. 持久代溢出,表现为:java.lang.OutOfMemoryError:PermGenspace
5.
运行时数据区包括: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Java堆、方法区以及方法区中的运行时常量池
1、程序计数器: 线程私有,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如果线程正执行一个java方法,计数器记录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的地址,如果线程正在执行的是Native方法,则计数器值为空;
2、虚拟机栈: 即栈区, 线程私有 ,为虚拟机执行 Java 方法(字节码)服务,每个方法在执行的时会创建一个栈帧用于存放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和方法出口等信息,每个方法的调用直至执行完成对应于栈帧的入栈和出栈;
3、本地方法栈: 为虚拟机使用的 N ative 方法服务,也是 线程私有 ;
4、Java 堆: 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 线程共享 ,唯一目的是存放对象实例,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区域——” GC 堆“,可以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新生代又可以细分为 Eden 空间、 From Survivor 空间和 To Survivor 空间;物理上可以不连续,但逻辑上连续,可以选择固定大小或者扩展;
5、方法区: 线程共享 ,用于存储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被称为“永久代”,是因为H otSpot 虚拟机的设计团队把 GC 分代收集扩展到方法区,即使用永久代来实现方法区,像 GC 管理 Java 堆一样管理方法区,从而省去专门为方法区编写内存管理代码,内存回收目标是针对常量池的回收和堆类型的卸载;
6.
Java中的volatile关键字的功能
volatile是java中的一个类型修饰符。它是被设计用来修饰被不同线程访问和修改的变量。如果不加入volatile,基本上会导致这样的结果:要么无法编写多线程程序,要么编译器 失去大量优化的机会。
1,可见性
可见性指的是在一个线程中对该变量的修改会马上由工作内存(Work Memory)写回主内存(Main Memory),所以会马上反应在其它线程的读取操作中。顺便一提,工作内存和主内存可以近似理解为实际电脑中的高速缓存和主存,工作内存是线程独享的,主存是线程共享的。
2,禁止指令重排序优化
禁止指令重排序优化。大家知道我们写的代码(尤其是多线程代码),由于编译器优化,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可能与我们编写的顺序不同。编译器只保证程序执行结果与源代码相同,却不保证实际指令的顺序与源代码相同。这在单线程看起来没什么问题,然而一旦引入多线程,这种乱序就可能导致严重问题。volatile关键字就可以从语义上解决这个问题。
注意,禁止指令重排优化这条语义直到jdk1.5以后才能正确工作。此前的JDK中即使将变量声明为volatile也无法完全避免重排序所导致的问题。所以,在jdk1.5版本前,双重检查锁形式的单例模式是无法保证线程安全的。因此,下面的单例模式的代码,在JDK1.5之前是不能保证线程安全的。
7.
8.在Struts框架中如果要使用Validation作验证的话,需要使用DynaValidatorActionForm 动态验证表单
9.
package algorithms.com.guan.javajicu;
public class In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c inc =
new
Inc();
int i = 0;
inc.fermin(i);
i= i ++;
System.out.println(i);
}
void fermin(int i){
i++;
}
}
结果i仍然是0。原因是方法传参,传的是变量的副本,修改的也就是副本,对原本值没有影响
10.集合常考点
11.for循环的执行过程
for(expression1;expression2;expression3){expression4;}
首先执行expression1,并且只执行一次
然后当expression2成立时,按照expression2,expression4,expression3的顺序循环执行
最后当expression2不成立时,直接跳出for循环
12.ArrayList是数组方式存储,也就是顺序存储,LinkedList是链式存储。LinkedList方便删除添加,ArrayList方便查找。
13.
14.
子类A继承父类B, A a = new A(); 则父类B构造函数、父类B静态代码块、父类B非静态代码块、子类A构造函数、子类A静态代码块、子类A非静态代码块 执行的先后顺序是?
父类B静态代码块->子类A静态代码块->父类B非静态代码块->父类B构造函数->子类A非静态代码块->子类A构造函数
15.
Java程序的种类有: (a)内嵌于Web文件中,由浏览器来观看的_Applet (b)可独立运行的 Application (c)服务器端的 Servlets
16.
封装、继承、多态这三个是面向对象语言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面向对象的语言都有这三个基本特征,并不只是java独有
18.
②两个都是非new出来的Integer,如果数在-128到127之间,则是true,否则为false
java在编译Integer i2 = 128的时候,被翻译成-> Integer i2 = Integer.valueOf(128);而valueOf()函数会对-128到127之间的数进行缓存
③两个都是new出来的,都为false
④int和integer(无论new否)比,都为true,因为会把Integer自动拆箱为int再去比
20.关于类继承的问题
在调用子类构造器之前,会先调用父类构造器,当子类构造器中没有使用"super(参数或无参数)"指定调用父类构造器时,是默认调用父类的无参构造器,如果父类中包含有参构造器,却没有无参构造器,则在子类构造器中一定要使用“super(参数)”指定调用父类的有参构造器,不然就会报错。
21.Java 语言是一个面向对象的语言,但是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却是不面向对象的,这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很多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个不足,在设计类时为每个基本数据类型设计了一个对应的类进行代表,即包装类。对应的基本类型和包装类如下:
byte Byte
boolean Boolean
short Short
char Character
int Integer
long Long
float Float
double Double
22.
Java锁的种类以及辨析 锁作为并发共享数据,保证一致性的工具,在JAVA平台有多种实现(如 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等等 ) 。这些已经写好提供的锁为我们开发提供了便利,但是锁的具体性质以及类型却很少被提及。本系列文章将分析JAVA中常见的锁以及其特性,为大家答疑解惑。
1、自旋锁 2、自旋锁的其他种类 3、阻塞锁 4、可重入锁 5、读写锁 6、互斥锁
7、悲观锁 8、乐观锁 9、公平锁 10、非公平锁 11、偏向锁 12、对象锁
13、线程锁 14、锁粗化 15、轻量级锁 16、锁消除 17、锁膨胀 18、信号量
23.非静态内部类可以访问外部类的非静态数据,私有数据,静态数据,私有静态数据;而静态内部类只能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数据
和静态私有数据。
24.java中的char是unicode编码
25.
在java中一个unicode占2个字节(byte)。
一个字节等于8比特位(bit)。
所以每个Unicode码占用16个比特位。
26.关于try catch,如果finally块中有return语句的话,它将覆盖掉函数中其他return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