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改造大作战,让你的地图洋气起来!
地图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有着艺术性的一面,好看的地图让人心旷神怡,也更有兴趣去探索地图中表达的信息,然而,看过了很多制图教程,有时做出来的地图仍然不尽如人意。
今天小编带来一个地图改造的案例,希望通过这个案例,为大家带来一定的启发,轻松做出洋气的地图!
原图是一幅北美的平均气温图:
要改造这幅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 地图投影
一幅专业的地图需要根据制图区域的位置、大小和区域形状来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原始地图直接采用的是数据的坐标系,即WGS1984,地图感觉被压扁拉长了,视觉效果不好,可以使用动态投影改变地图的坐标系。北美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东西向呈矩形分布,适合使用正轴圆锥投影,这里我们选择兰伯特等角割圆锥投影,两条标准纬线分别为20°与60°,中央经线-96°。
2 地图符号
原图中,所有的线都使用同一种线型和颜色,使得整幅图单调且缺乏层级感。我们可以将图上的线分为国界、州界和海岸线,并在表达上予以区分,国界和州界同属于行政界线,可以使用同一色系不同粗细的颜色来表示,海岸线使用浅蓝色实线表示。
3 地图标签
标签的处理是地图美观性构成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很多人直接使用默认的标签专题图,事实上,由于标签在地图上覆盖度比较大,字体选择和文本的摆放非常影响地图的美观。
(1)标签字体
原图中使用的标签为宋体10号,对于英文标签来说,使用宋体让字母间距过窄,单词内部看起来很拥挤,这里将标签的字体改为Arial,并将字号调整为9号。
(2)标签摆放
北美东北部地区,有些州的面积比较小,导致洲名的标签都挤在一起难以分辨,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将标签专题图输出为文本数据集,并手动调整这些州标签的摆放位置,州名最好完整放到对应的州上,实在放不下时,可以调整标签的角度,或者加指示线就近放置。
4 地图配色
原图使用的是青色到橙色渐变的配色方案,这个配色方案本身没有问题,只是表达到图上时,不同深浅的青色之间区分度不够,青色区域无法明确区分开相邻的气温地带。此外,这个配色方案在气温图上使用的很多,显得普通。修改颜色时,可以使用与气温主题相符且特别一些的颜色,比如从灰紫色到红色的渐变。
5 丰富底图要素
加入周围的国家和水域在说明制图区域所处位置的同时,可以帮助提升地图的层次感。在这幅图中,加入北美周围的国家的面,并且将地图背景改为蓝色,用来表示水域。
6 布局与输出
在地图中添加图例,标识气温与颜色的对应关系。
如果你只是在做一个文章插图,到这一步就可以了,用于打印的地图,还需要在布局中加入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和其它说明文字。将布局中的众多要素摆放在规定大小的纸张中,需要在放置要素前,对各要素的摆放进行精心的设计,否则会很散乱。
布局中要素摆放最好做到平衡与对齐:平衡是说要素最好能均衡摆放,避免左重右轻或头重脚轻,在这幅图中,右下角有国家名称标签,就将比例尺和说明文字放在左下角;对齐是说要素的摆放最好能对齐,比如比例尺和说明文字使用的是居中对齐。摆放好后,整幅图的图名和主图看起来清晰显眼,其它要素整齐、美观、错落有致的摆放在主图旁边的空白位置。
到此,这幅地图改造就完成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改造的过程:
如果你觉得自己做出来的地图不好看,不妨也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看看有没有优化的空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