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刚老师《计算机网络》笔记3
物理层
物理层:如何在连接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机械特性:接口形状,大小,引线数目
电气特性:电压范围
功能:-5v为0,+5v为1
过程:工作流程
例如瓶子大小不同但是瓶盖相同
数据通讯
数字信号离散—模拟信号连续
数据的目的:传送消息
数据: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数据的电气或者电磁的表现
码元:
网线传输电信号有没电代表1和0,这种波代表二进制数,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代表码元
例如:二进制码元
(一码元携带了n个比特的信息量,如上图一码元携带了3个比特的信息量)
信道:向一个方向发送信息的媒体
单向通讯:只有一个方向的通讯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讯:对讲机)
全双工通讯(打电话)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载波调制后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eg:调制解调器
传输距离较近时,采用基带信号 长距离->调制解调->带通信号
调制方法:三种
编码方式:
单极性归零码没有办法表示出是否还有0
曼彻斯特编码:采样两次表示0或者一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取决于前一个波形
差分曼特斯特编码第一个多出去一个头
信道的极限容量:信道带宽有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
奈氏准则:码元传输有上限值,保真和接收端能勾识别
光纤:以更快的速率发送码元并能识别
信噪比:
↑无差错传输速率
数据通讯的基本知识:
模型 相关术语 信道(三种)
两种信号及其方法 常用的编码
信道的极限容量(没有信号干扰的情况下,信道的极限容量有上限,码元的传输速率有上限,有信号干扰的情况下,无差错传输速率)
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各种电缆(双屏蔽双绞线UTP,屏蔽双绞线STP(有绝缘层),同轴电缆)现在大多是屏蔽双绞线或者光纤
网线:直通线:主机到交换机,路由器到交换机
交叉电缆:
光纤:不断地全反射
多模光纤,带宽提高一倍,单模光纤:带宽可达10GHZ
短波通讯:电离层的反射,质量较差
微波通讯:空间直线传播 ,地面微波接力,卫星通讯 ,速度较慢
集线器:信号放大和重发的作用,其目的是扩大网络的传输范围,不具备信号定向能力,最大传输距离:100m
集线器是一个大的冲突域,没有任何判断能力,容易造成广播风暴,同一时间只有两个设备能通讯,共享带宽,集线器很傻不安全,被淘汰
信号复用技术:防止浪费,一个传输信道上,多个用户互不干扰的传输
1,频分复用技术(不同频率波形的叠加)2,时分复用技术(打时间差)2,统计时分复用(放数据时没有规律,但是有标记<->有监督)3,波分复用(,光纤光的频率)
宽带接入技术:
ADSL接入上网:非对称接入上网,使用电话线的高频段进行上网,可以频分复用
(非对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