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入门之十五:多机位剪辑

很多时候一个机位满足不了影视创作的需求,比如拍摄人物动作,如果能使远景、近景、特写等一些镜头相互衔接,会使角色显得更加丰富饱满。不同的的景别传达着不同的信息,更容易交待环境和表达主角的情绪。

早期人们希望在拍摄的同时完成多机位切换,EFP是其中一种典型的方法。

所谓EFP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电子现场制作的简称,它利用中心控制系统,对多个机位的信号进行同步切换,实时完成对多机位镜头的选择,并无缝输出粗剪的影片。EFP是在拍摄现场利用专用的设备进行制作,包括调音台、切换台、内部通话等系统组成。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后期手段,利用Premiere Pro的多机位剪辑就可以出色地完成这一任务。

一般步骤及说明:

1、同步素材

首先选择所有多机位拍摄的素材,导入到项目面板

提示:

(1)在前期拍摄中,至少要有一台固定位置的摄像机始终处于不间断连续录制状态。或者,使用专业设备全程录制音频,这样,可以保证现场的音频是连贯的。而这个音频主要用于后期多机位镜头同步。(具体方法请参阅《音频同步》)

(2)如果没有音频作为同步的基础,则可能需要手动设置好各素材的入点了。

选中所有相关素材,右击,选择“创建多机位源序列”。

Pr入门之十五:多机位剪辑

一般选择“音频”作为同步点。

确定之后,多机位素材自动打包成一个多机位序列素材。再在其上右击,选择“从剪辑新建序列”。

提示:可事先对多机位源序列进行一些“掐头去尾”或调色等修饰工具。按住 Ctrl/Cmd 键双击,则可在时间轴面板上打开多机位序列(如果仅双击,则在源面板上打开)。此工作也可在后续完成。

2、多机位实时剪辑

节目监视器面板中,单击 “+”,找到“切换多机位视图”按钮(或者,按快捷键 Shift + 0),即可进入多机位视图。

提示:或者点击节目监视器面板右下的“扳手”工具,选择“多机位”。还可在“扳手”工具里选择“编辑摄像机”,以决定显示哪些摄像机及其顺序。

Pr入门之十五:多机位剪辑

节目监视器面板右侧窗口是输出结果画面,左侧的多个画面就是不同机位的影像。当播放的时候,所有窗口同时播放。此时,只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点选左侧小窗口的某个机位,系统将输出结果自动切换到这个机位。也就是说,此时节目监视器面板变成了一个导播台,用鼠标来回点选即可。

提示:

(1)如果窗口太小,可按 ~ 键最大化节目监视器

(2)时间轴面板里剪辑名称前的[MC x]代表其为多机位剪辑,且标签颜色为绿色。

(3)注意切换速度。一般来说,切换速度的快慢与影片的类型、内容、节奏等有关。也需要考虑切换时机,比如某个镜头效果不佳时或者某个镜头已经表达完整了的时候,当然,有时候一句话没有说完,也可以中途切换,关键还是决定于你想传达给观众什么。

Pr入门之十五:多机位剪辑

当剪辑完成后,再次点击“切换多机位视图”按钮(或者,按快捷键 Shift + 0),就可恢复到最终合成视频窗口。

3、细节调整

如果对某个机位的剪辑不满意,还可在时间轴面板里该剪辑上右击,选择“多机位”,或者,选中某个剪辑后,直接点击节目监视器上想要的画面,可以非常方便地换成别的摄像机拍摄的画面。

提示:如果选择“拼合”,按 F 键在源监视器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此片断来自于哪个素材的什么范围。

也可从头(或其它位置)开始,再做一遍。

当然还可以使用别的工具来改变剪辑长度、出点入点等,比如使用滚动剪辑工具等。或者做一些运动、调色效果等。

“有钱捧个钱场,有看点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