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如何构建国家地质基础数据更新体系

点击查看全文


 大数据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已成为信息时代大国竞争的新领域。美国政府将大数据看作是“未来的新石油”,并将对大数据的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我国也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地质基础数据是地质行业最基本的数据,反映了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精度和质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地质基础数据的质量、数量和更新时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质调查工作水准的基础标准之一,对保障国家资源能源环境安全、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大数据时代,如何构建国家地质基础数据更新体系

发达国家已实现对地质基础数据的可持续更新

可持续更新的地质基础数据对保障国土安全(海陆领土)、资源安全(能源、重要矿产资源)、民生安全(水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和地震等)和国防安全(军事地质)等作用及意义十分重大,如海洋重磁数据及海底地形测量资料涉及国家大陆架划定、军事安全,重力原始数据涉及导弹轨迹测定等等。

最新的地质基础数据还是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实施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进行重大工程建设、开展地质科学研究等的重要基础依据,充分反映地质资源与环境基本国情,是政府决策和管理不可或缺的依据基础。

发达国家的地质基础数据按一定周期不断更新,大多数国家采用填编结合方式每15年到20年更新一次1∶25万、1∶5万地质图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及时将大比例尺填图成果及时更新到区域地质图中,如加拿大每隔25年更新一次全国地质图数据库,法国1∶100万地质图数据库已更新7次,意大利1∶100万全国地质图数据库修编过5次,日本不同比例尺图件数据库也修编过10余次。大部分国家依托基础地质调查成果建立并实时更新岩石地层、同位素、地球化学等专业数据库。

发达国家的地质基础数据更新具有并执行严格的技术标准,并实现了地质基础图件与数据的一体化表达。通过一定的大数据信息技术,可将不同精度的标准化地质基础数据在同一平台系统上进行展示,既可以直观地读取不同类型、不同比例尺的图件,又可以获取相应的地质体的岩性、时代、成因和大地构造背景等基础数据,还可以获悉数据来源及采集时间等。

在常态化工作机构和稳定项目经费的支持下,发达国家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研发地质数据衍生产品。如美国地质调查局曾研发出为垃圾填埋选址服务的地质图,英国地质调查局研发出地震分布图和地震易发生区域分布图,加拿大地调局研发了海啸地震分布图、金伯利岩分布图等等。


点击查看全文

大数据时代,如何构建国家地质基础数据更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