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如何脱离规则套路
规则是用来打破的。
打破规则之所以难,是因为它不是为了打破而打破,更绝对不是简单的随意一拍,虽然这样也打破了规则,但是那是新手的随意涂鸦,而非大师的石破天惊。
为了打破规则,首先要学好规则。
让我们用一张图来深入打破规则的本质
我们所谓的规则,只是图中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规则基于的是想法(原则),想法基于的是价值。
例如我们常见的三分法构图:
- 规则 是把主体放于构图的三分之一的位置
- 想法 是让画面看上去更随意自然不刻板沉闷
- 价值 是让观看的人被画面更吸引,驻留观看更多的时间
我们在打破规则的时候,基于的是对下层的理解,如果能保持下层不变,就可以打破上层。
举例来说,
如果我们把主体放在画面一角(规则),画面依旧自然不刻板(想法),那为什么不打破三分呢?
如果我们把主体放在画面中央(规则),看上去的确沉闷刻板(想法),但是如果我们是想要表现故宫的庄颖肃穆,这样不是可以更好的吸引观众吗(价值),为什么不打破三分呢?
举一个我自己拍摄的实际例子。
这是2011年我在法国枫丹白露宫画面拍摄的一张照片,当时好多朋友看了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咦,为何你不把骑车人放在三分之一的地方呢?
很多时候一图胜千言,我后期了一下,发给大家看,大家一致觉得,还是原图比较好,为什么呢?
这张照片虽然打破了把主体放在三分之一的规则,但是它并不沉闷(想法),因为按照常识,自行车是运动的时候才能不倒,所以画面中静止的自行车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就不会让人觉得沉闷。
其次,这幅画面的河岸线条,两岸的森林的线条和白云形成的线条,都聚拢向中央,那么当画面主体这个骑自行车的人也位于中央的时候,所有的元素都向一个方向强化,就会形成很鲜明的强化效果,从而让观者更被吸引,驻足观赏更多的时间。(价值)
所以,欲想打破规则,先要学好规则。
我们去模仿别人的作品,学习规则,实践规则,就是为了理解规则背后的想法、原则,进而理解到更深层次的价值。
只有当我们把这些都深谙于心,融会贯通之后,打破规则的灵感就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