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吞塑料袋解决之道:人类合作和可持续发展报告

鲸鱼吞塑料袋解决之道:人类合作和可持续发展报告

今天看到一个报道:一头鲸鱼搁浅死亡解剖后,胃里没有任何事物,只有30多个大小不一最长2米的塑料袋。

 

哀鲸生之多艰,长太息而隐泣。鲸生如逆旅,我亦是生物。我相信解决之道是人类合作,具体是可持续发展报告。

 

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1.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现实与挑战

人类发展超出地球承载能力:
- 今天我们需要1.5个地球来满足需求
- 如果不做任何改进,到2050年我们需要2.5个地球
- 如果我们采取改进措施,到2015年也需要1.8个地球
- 回到1个地球的年代,我们需要显著的改进及创新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三底线原则:
Economy: 满足当代需要
Environment: 不损害后代人需要
Social Community: 公正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点是公司透明度,是对利益相关方负责的一种组织责任,是展示给外界公司采取行动的程度。

 

可持续发展报告已成为许多股票交易所采纳的上市要求。至2012年,全球已有6000+企业做了可持续发展报告,主要是在欧洲。2013年,欧盟修改了旧的会计指令,建立了《非财务信息披露指令》,对于员工超过500人,或财务平衡表超过2千万欧元,或4千万欧元净营业额的公司,将被要求提供战略信息,风险和结果作为其周期性年度报告的组成部分,或解释为什么不。

 

2014年,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持续稳步增加,共计发布报告686份,同比增长4.26%

 

2. 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基本概念

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计算及披露机构的绩效,向机构内外的利益相关方负责。

 

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一些重要趋势:
- 关注实质性
- 报告详细情况
- 供应链责任
- 请第三方对报告进行审验
- 员工成为关键的利益相关方
- 温室气体及消耗

 

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管理工具和标准有10~,最著名的是GRI(Global Report Initiative)和ISO26000

 

3.  如何基于GRI G4(4th generation) 进行报告

GRI指南提供两种方案:核心方案(基本内容),全面方案

 

界定内容的原则--实质性选择:经济环境和社会重大程度,及对利益相关方影响大小,选择这两个维度都高的。

 

报告格式:类别 - 方面 - 管理方法 - 指标。类别为:经济,社会,环境。方面为三个类别之下的方面。如经济方面的市场表现,环境方面的水,社会方面的雇佣。分别采取了什么管理方法,达到了什么样的指标。

 

4. ISO26000框架

  • 认责

  • 透明度

  • 道德行为

  • 尊重相关方利益

  • 尊重法治

  • 尊重国际准则

  • 尊重人权

     

     

 

5. 供应链风险评估系统

应系统的评定风险,涉及企业的常规运作,审核,媒体报道,NGO报道,改善能力等。

 

6. 中国区可持续发展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 许多报告缺乏内容支持而是勉强编织而成,大部分中国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 很大一部分报告是基于品牌宣传的目的而编成的,通常使报告缺少实质性内容

  • 没有恰当使用GRI或其他指南,描述性文字多而数据少

  • 报喜不报忧

 

7. 哲学反思 -- 世界会好吗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这些观念的提出和落实,证明了世界会好,人类会好。

以下为Ctrl-C/Ctrl-V:

 

1918年,梁济60岁生日前夕,为准备给他祝寿,家人进行大扫除。他因此到朋友家小住,说生日那天回来。结果生日前三天即民国七年十一月十日,梁济自沉于别墅附近的“净业湖”,即今天的积水潭。他留下遗书《敬告世人书》中说:“国性不存,我生何用?国性存否,虽非我一人之责,然我既见到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后唤起国人共知国性为立国之必要。”

 

可以说,梁济绝非遗老,也毫不糊涂,他说:“吾因身位清朝之末,故云殉清,其实非以清朝为本位,而以幼年所学为本位,吾国数千年先圣之伦理纲常,吾家先祖先父先母之遗传与教训,幼年所以对于世道有责任为主义,此主义深印于吾头脑中,即以此主义为本位,故不容不殉。”他自己如此通透:“效忠于一家一姓之义狭,效忠于世界之义广,鄙人虽为清朝而死,而自以为忠于世界。”

 

遗憾的是,梁济这样的中国人在我们文化里如此罕有,他至今都被人们忽视。他的儿子梁漱溟认为,他有任侠、认真、不超脱等特点,这些精神个性也影响了孩子。但实际上,这个60岁自我了断的中国人极为开通,他对友人对孩子都是和蔼的、循循善诱的。梁漱溟追忆儿时趣事时说:他积蓄的一小串铜钱不见了,吵闹不休。父亲在庭前桃树枝上发现,让他去看。梁漱溟看时,见树上有父亲写的小纸条:一小儿在桃树下玩耍,偶将一小串钱挂于树枝而忘之,到处向人寻问,吵闹不休。次日,其父亲打扫庭院,见钱悬树上,乃指示之。小儿始自知其糊涂。

 

梁济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庄重的,平等的,又是尊重的。在梁漱溟的记忆中,父亲对他“完全是宽放”的,甚至“很少正言厉色地教训过我们”。他“只记得大哥挨过打,这亦是很少的事”,他自己则“在整个记忆中,一次亦没有过”。

 

梁漱溟到读四书五经的年龄了,梁济不让他读,而让他学习《地球韵言》。年轻的梁漱溟拒绝家中提婚要求,想出家当和尚,梁济虽不以为然,但也不明示反对……他的影响是有力的,使得梁漱溟在处事做人上跟他一样,以至于在梁漱溟17岁时,梁济赠其两个字“肖吾”。

 

自杀前三天,即1918年11月7日,已经下了决定的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讲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这是他留给儿子的最后的话。梁济的死,在京城有过一些影响,徐志摩、陶孟和、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傅斯年、梁启超等人都有过评论,他们多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尊敬。

 

自然,父亲的自杀对进行人生思考也想自杀的梁漱溟是一个启示。有人说,“民族血脉的新旧交替,这惊遽的时刻总要有人来表现,梁济选择了表现;这惊遽的时刻过后总要有人去承担,梁漱溟选择了承担。”梁漱溟选择了活下来,并开始了他**而高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