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IS-IS
ISIS历史起源
路由计算过程
地址结构
ISIS和OSPF共同特征
-
维护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当然是基于Dijkstra算法
-
利用Hello包形成和维护邻居关系
-
使用区域的概念来构成层次化的拓扑结构
-
都提供在区域之间提供地址汇总的能力
-
无类路由协议
-
都选取一个指定路由器来描述广播性网络
-
认证能力
CLNS构成
ISIS是ISO定义的OSI定义的OSI协议栈中无连接网络服务CLNS
- CLNP类似于ICP/IP中的IP协议。Ip协议为TCP/IP传输层服务。CLNP为OSI传输层服务。
- IS-IS:中间系统(路由器)之间的路由协议,类似于IP的OSPF。
- ES-IS:主机系统与中间系统间的协议,就像IP中的ARP,IGMP(RD)等扁平化的层次结构。
NSAP(Network Service Access Point)
是OSI协议用于定位资源的地址,相当于OSI的网络层协议CLNP的地址(类似IP地址的概念),一个NSAP地址最长是20个字节,最少8个字节。
Net
网络实体名称NET指的是设备本身的网络层信息,可以看作是一类特殊的NSAP(SEL=00),NET的长度与NSAP的相同。
在配置IS-IS过程中,NET最多只能配3个。在配置多个NET是,必须保证他们的System。
路由器分类
将Level-1路由器部署在骨干区域,Level-2路由器和level-1-2路由器部署在骨干区域,每一个非骨干区域都通过Level-1-2路由器与非骨干区域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