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交换
所谓交换,指的就是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考纲要求掌握三种: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这篇文章主要介绍这三种交换方式,以及分组交换中的数据报和虚电路。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即在通信之前,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由通信双方之间的交换设备和链路逐段连接而成。整个电路交换的过程包括建立线路、占用线路并进行数据传输和释放线路三个阶段。
优点:
1、传输速度快、简单高效。
2、实时。
3、按序到达。
4、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缺点:
1、资源利用率低。
2、新建连接需要占据一定的时间,甚至比通话的时间还长。
3、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
在要求数据按先后顺序 / 以恒定速率快速传输 / 传输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使用电路交换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因此,当传输实时数据时,诸如音频和视频;或当服务质量(QOS)要求较高时,通常使用电路交换网络。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为数据交换的单位,报文携带有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在交换结点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当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时,重新选择另一条路径传输数据。当输出线路不空闲时,还可能要存储几个完整报文等待转发。
优点:
1、不需要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线路。
2、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3、提供多目标服务。
4、允许建立数据传输的优先级。
5、资源利用率高。
缺点:
1、只适用于数字信号。
2、存在转发时延。
3、要求网络中每个结点有较大的缓冲区。
在要求提高网络信道利用率 / 以恒定速率快速传输 / 传输文件较大的情况下,使用报文交换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实际几乎不使用)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仍采用存储转发传输方式,但将一个长报文先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携带源、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地发送出去,后一个分组的存储操作与前一个分组的转发操作并行,这种流水线式传输方式减少了报文的传输时间。因此分组交换除了具有报文的优点外,与报文交换相比,还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
1、加速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
2、简化了存储管理。
3、减少了出错机率和重发数据量。
4、更适用于采用优先级策略。
缺点:
1、分段后冗余信息增多,引入转发时延。
2、可能出现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引入排序时延。
在要求提高网络信道利用率 / 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 / 端到端的通路有很多段的链路组成的情况下,使用分组交换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其中,分组交换又分为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数据报方式为网络层提供无连接服务,虚电路方式为网络层提供连接服务。
无连接服务是指不事先为分组的传输确定传输路径,每个分组独立确定传输路径,不同分组传输路径可能不同。连接服务是指首先为分组的传输确定传输路径(建立连接),然后沿该路径传输系列分组,传输结束后拆除连接。
数据报
数据报方式即上述缺点中所述,可能出现失序问题的方式。
每个分组携带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路由器根据分组的目的地址转发分组,每个分组根据当前网络情况独立选择路径。
虚电路
虚电路方式可以解决失序问题,将数据包方式和电路交换方式结合,以发挥两者优点。
虚电路即一条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类似于电路的路径,路径上所有结点都要维持这条虚电路的建立,都维持一张虚电路表,每一项记录了一个打开的虚电路的信息。源主机发送“呼叫请求”分组并收到“呼叫应答”,建立连接;每个分组携带虚电路号,进行全双工通信;源主机发送“释放请求”分组以拆除虚电路。
注:与电路交换的辨析——
虚电路只是一条逻辑上的连接,分组都沿着这条逻辑连接按照存储转发方式传送,而并不是真正建立了一条物理连接。
而电路交换建立了真正的物理连接,进行实时通信。
上图来自王道论坛,侵删。